毛泽东、刘少奇在天安门城楼上
1955年9月23日,刘少奇委员长主持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审议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出的建议,决定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一些委员提出,毛泽东作为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领导者,指挥过很多重大战役,在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中享有崇高声誉,应该授予大元帅军衔。
毛泽东、刘少奇在天安门城楼上
主持会议的刘少奇委员长,曾亲耳听毛主席说过不愿意接受大元帅军衔的话,所以他表示不好作结论。
有位民主人士提出:“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他有什么办法!”刘少奇说:“人大常委会可以作决定,但他是国家主席,还需要他下命令才行呀,他不下命令怎么办?”
最后,刘少奇委员长说:“你们不是经常见毛主席吗?可以当面说服他,争取他的同意,这次会议不作决定。”
但是,人们最终还是没有能够说服毛泽东。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成了人民军队历史上的第一个“空衔”。
——摘自《刘少奇在解放军军衔制度方面的贡献》,原刊《党史博览》2019年第四期。
毛泽东和刘少奇
延安时期,毛泽东与作家萧军接触不浅。萧军不是党员,其特立独行的个性,又远非一般作家可比,再加上他对延安的一些现象深为不满,如何与之相处,如何化解其牢骚,确属棘手之事。毛、萧两人第一次见面,就有点特别。
在国民党军警制度中,宪兵是“见官大一级”,宪兵司令必是蒋介石的爱将。 原国民党宪兵司令张镇于1899年出生于湖南常德,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分配到校政治部任干事,也就是周恩来的部下
毛泽东与张干(左二)张干是原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曾被学生时期的毛泽东赶下台。解放后他受到了毛泽东的亲切关怀,毛泽东不仅派人给他送面、送钱,还邀他进京观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