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揭秘“高陶事件” 杜月笙亲自布置营救

民国外交官擅自赴日密谈闯祸 杜月笙捞救

杜月笙。

“高陶事件”的主角是34岁的高宗武,40岁的陶希圣在整个事件中充当的只是不由自主、随波逐流的一名配角。他们两个人不惜背叛国民政府而投身于所谓“和平运动”的最为内在的驱动力,并不是挂在口头的和平救国,而是不自量力的权位野心。陶恒生著《高陶事件始末》继2003年由湖北

人民出版社

出版之后,新近由出版过陶希圣著《潮流与点滴》、《中国政治思想史》以及陶恒生译《高宗武回忆录》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补充再版。新版《高陶事件始末》充分汲取最近10多年来才公开面世的《高宗武回忆录》、《蒋中正日记手稿》等重要文献资料,为进一步解读“高陶事件”提供了更加完整的证据链条。

野心勃勃的高宗武

高宗武1905年生于浙江温州的乐清县,1923年赴日本留学,1931年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932年春天,高宗武经友人介绍,准备前往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动身前的5月15日,日本首相犬养毅在东京首相官邸遭到少壮派军人暗杀,高宗武立即写了一篇600字左右的短文,投寄给南京《中央日报》。报社高层刊发此文时加写了编后语,邀请作者到报社面谈。报社希望高宗武加盟撰稿,每周就日本问题写两篇专栏、两篇社论,报酬为150元。高宗武表示150元不足以维持家人生计,报社为延揽人才,答应介绍他到南京中央政治学校兼职任教,另有150元报酬。高宗武通过《中央日报》的舆论平台迅速成名,并且得到国民政府最高层蒋介石、汪精卫等人的青睐。据他自己回忆,经好友裴复恒推荐介绍,蒋介石曾经专门接见,并且有意委任他为侍从室上校秘书。他没有接受该项人身依附性质的幕僚职位,而是于当年11月脱离中央日报社,转到军事委员会国防设计委员会任日本问题专员。用他的话说,“在内廷工作动辄得咎,搞不好后半生的生活也大成问题”。

1234...全文 9 下一页
关键词:高陶事件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