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我党给蒋介石集团的致命一击。但是要是说三大战役哪个最难打,那可就众说纷纭了。实际上,三大战役都有其各自的意义。但是真要说哪个最难打,那还真是淮海战役最难打。大家不要急,听小编慢慢说。
三大战役,就是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辽沈战役。这场战役,基本决定了中国政权的归属。平津战役,我解放军扫清了河北地区国民党武装力量。由于山西的阎锡山和西北的“马家军”都不是强有力的对手,所以平津战役打完华北地区基本控制住了。
而辽沈战役是决定东北控制权的战役。辽沈战役之后,我党掌握了东北的重工业。由于关内重工业脆弱,掌控了东北基本就是掌控了全国的生产力。这一仗敲响了蒋家王朝的丧钟。而淮海战役,则是打垮了蒋介石一切赖以身存的武装力量。蒋介石所有嫡系部队全部被歼灭,为渡江扫清了一切障碍。那到底哪个难打呢?看兵力就知道了。
首先被排除的当然就是平津战役了。傅作义虽然很能打,但是他手下的部队毕竟比不上中央军武器精良。而且当时蒋介石在华北的嫡系,一部分已经在塔山阻击战中损失大半,还有部分已经撤到了南方。而当时攻打傅作义的可是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百万大军。而且东北野战军打完辽沈战役后,手里有很多重武器。估计傅作义这五十几万的部队都不如东北野战军的武器精良。
“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这是毛泽东同志对粟裕的极高评价,也是对他光辉一生战功总结的一个缩影。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当时的总前委,有五位同志: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
“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这是毛泽东同志对粟裕的极高评价,也是对他光辉一生战功总结的一个缩影。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当时的总前委,有五位同志: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