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给罗荣桓授衔授勋
在元帅名单出炉后,时任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部部长、掌管全军军衔评定工作的罗荣桓就给党中央和毛泽东写信,说明自己是大革命以后才参加革命的,比其他几位拟授元帅军衔的同志入伍晚,对革命贡献不大,恳切地请求不要授给他这样高的军衔。毛泽东和党中央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毛泽东说:“罗荣桓同志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典范,他是秋收起义以后上了井冈山的老同志,几十年从不为个人名利争短长。”毛主席认为,罗荣桓在解放战争中参与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徐向前也给毛泽东专门写信表明自己的态度,他的理由是“既然革命已经成功,当不当元帅无所谓”。其后,他不止一次地对“徐向前元帅传记组”的人说:“许多同志牺牲了,如果他们还活着,元帅、将军应该是他们……”叶剑英也提出:“我诚恳请求,我最多摆在大将的军衔上。这是历史的定评。”但是,中央都没有同意他们的要求。
在大将的评选中,主动要求降衔的事例就有不少。在大连疗养的徐海东,听到中央决定将授予他大将军衔后,心里很不安。适逢周恩来到大连视察工作,顺便到疗养院看望他。徐海东恳切地对周恩来说:“总理,我正有一件事要向您报告:我长期养病,为党工作太少了,听说中央准备授我大将军衔,感到有愧。我请求能将我的军衔降低一些。”周恩来说:“海东同志,你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累病的嘛!你为党的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我认为,授你大将军衔不高也不低。”
徐向前用兵既奇,又具超人的胆略,既长于游击战和运动战,阵地战也打得有声有色,以少胜多,甚至以少歼多的军事作品比比皆是。 其中,徐向前指挥的苏家阜大捷是红军时期最成功的围点打援的光辉范例
徐向前用兵既奇,又具超人的胆略,既长于游击战和运动战,阵地战也打得有声有色,以少胜多,甚至以少歼多的军事作品比比皆是。其中,徐向前指挥的苏家阜大捷是红军时期最成功的围点打援的光辉范例。
在国民党军警制度中,宪兵是“见官大一级”,宪兵司令必是蒋介石的爱将。 原国民党宪兵司令张镇于1899年出生于湖南常德,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分配到校政治部任干事,也就是周恩来的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