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创建了大明王朝。及至1644年,由于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明朝正式覆灭。
明朝享国276年,共有16个皇帝。绝大部分明朝皇帝,在死后都葬入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的陵寝,即我们熟知的“明十三陵”。顾名思义,明十三陵共有13位皇帝的陵寝。那么,到底哪3个皇帝没有葬入明十三陵?
他们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明景帝朱祁钰。
明太祖朱元璋:葬入南京明孝陵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6月24日,朱元璋病逝于南京,享年71岁。那时候,明十三陵还没开始修建,北京还是燕王朱棣的封地,朱元璋不可能埋葬于儿子的封地上。最终,朱元璋葬入位于南京紫金山上的明孝陵。
明孝陵修建历时25年之久,先后调动能工巧匠10万余人,规模庞大,占地170余万平方米。不单是朱元璋以后的历代明朝皇帝沿用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陵寝,就连清朝皇帝在营建陵墓时也进行了参照,因此明孝陵又被称为“明清皇家第一陵”。
建文帝朱允炆:离奇失踪没有陵墓
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个皇帝,他是朱元璋的孙子。由于被立为皇太子的父亲朱标英年早逝,幸运地成为了朱元璋的继承人。
然而,1298年朱允炆称帝后,由于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限制和削弱藩王的权力,引起了燕王朱棣等人的强烈不满。第二年,燕王朱棣从北京起兵,挥师南下,发起“靖难之役”。战争只持续了4年,朱棣就攻破了南京。在混战之中,皇宫起火。当大火被扑灭后,人们发现朱允炆不见了!
《明史》对此的记录是:“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明实录》的记录则是:“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此外,还有“出家为僧”“遁入道门”等说法。
总之,下落不明的朱允炆连正儿八经的陵墓都没有,当然就更不可能葬入明十三陵。
明景帝朱祁钰:葬入景泰陵
朱祁钰是明朝的第七个皇帝。他本来是没有资格当皇帝的,1449年,由于哥哥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抗击瓦剌,结果在“土木堡之变”中兵败被俘。国不可一日无君,朱祁钰被推到前台,当了皇帝。
没想到一年后,朱祁镇就被瓦剌放回来。这样就尴尬了。朱祁钰和朱祁镇的关系,一下子变得很微妙。朱祁钰将朱祁镇软禁在南宫,严加防范。然而,7年后的1457年,朱祁镇在石亨、徐有贞等大臣的支持下,发动“夺门之变”,夺回了皇帝位置。
随后,朱祁镇将朱祁钰贬为郕王,软禁在西内永安宫。一个月后,朱祁钰离奇去世。朱祁镇在诏书中指责弟弟“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赐谥号为“戾”,将其以亲王的规格埋葬在北京西山景泰陵,而不是葬入明十三陵。
《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五为《佞幸》。所谓佞幸,即以谄媚而得到恩宠的奸佞之人。《明史·佞幸传》罗列了十几个佞幸之臣,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纪纲。纪纲能占榜魁,除了他的年代早,还在于他的劣迹无人能够争锋。
明朝时期,朝廷选拔高级干部,有一套固定的流程。首先,由吏部、九卿、六科等一起进行会商,参加人员至少是三品以上大员。他们推选出2—3名候选人,提供给皇帝选择。这就叫“廷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