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闲话历史 > 正文

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为什么撤除不了“藩镇”?

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为什么撤除不了“藩镇”?
2019-06-26 11:03:54 中华文史

开宗明义,因为撤不掉。

唐代安史之乱的起因,很多人从课本里了解到的是节度使的权力过大,所以安禄山一朝构难,天下震动。

null

其实,藩镇割据存在的基础并不是“节度使”这个职务的撤废,而在于唐代兵制已经不可遏制地走向了募兵制,这些职业士兵不允许藩镇的时代过去,而他们的利益诉求也形成了独特的军将群体,让唐朝的撤藩、削藩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事实上,“节度使”职务的出现远比募兵制更早,即武则天执政的时期,为了统一指挥边境上的“军”,而创造出来的官职。

在唐初,并没有常设的“军”的单位(那些说什么玄甲军、飞虎营的,你可以直接把手纸摔在他脸上)边境的日常戍守是由服役的民户轮番担任的“镇戍”来完成,单一编制人数很少,贞观末年高昌镇达到1000人,其余的镇戍编制往往在100人以下,服役期也相对固定,为一年。

这些“镇戍”实际上就是边防哨所或者说是预警的点,并不承担野战重任。

唐初的野战军是临时编组的“行军”这是非常设部队,在战争动员发起时,由兵部根据户籍点选参军的“行人”,也称“兵募”,名义是“募”,其实是强制服役,这部分人在战争结束后,就要解散放归各家,不会久驻战区。

在唐太宗的时代,“行军”灭国很轻松,“行人”很快就可以回家,但是到了高宗武则天时代,西方的吐蕃,东方的高句丽、百济,北方的后突厥,乃至后起的东北的契丹,都对唐朝的边防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沁”中国:一个温暖孟加拉国的故事

    23-09-27 14:14:48“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

    耶鲁大学人类学家答疑,人类为什么会选择农耕与定居?

    22-11-04 17:27:30农耕文明,《国家的视角中》

    1154年,人才大爆炸

    22-10-28 18:14:45科举考试,秦桧

    科举的弃儿,科学的牛人

    22-10-28 18:01:58郑和航海,李时珍

    古代对君子的要求是什么?

    22-09-23 12:36:30五代十国,周文矩

    吕蒙正为何敢当面泼宋太宗的冷水?

    22-09-22 18:19:57吕蒙正,宋太宗

    朱允炆:一个被诸多忠臣拥护的君王

    22-09-15 18:44:31朱允炆,朱元璋

    竹林七贤消亡史

    22-09-08 11:45:37竹林七贤,嵇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