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野史解密 >

蒙古军队纵横欧亚大陆 横扫天下 为什么最终彻底衰落了?

蒙古帝国是对13世纪由成吉思汗铁木真所建立的政权,在当年,蒙古军队那是纵横世界啊,打得东西方都颤抖。蒙古帝国疆域最大时期,其领土东起朝鲜半岛,西达波兰,北到北冰洋,南至太平洋和波斯湾,几乎包括了整个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然而,曾经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为什么会迅速、彻底、完全的衰落下去?

在蒙古帝国初期,蒙古人主要与其亲属或其他草原民族一起从事骑兵野战,并不经常进攻城市,所以他们的攻城技术和经验并不发达,但蒙古军团的野战十分厉害,他们不怕任何敌人!因此,他们使用包围和援助的方法,拔掉城市周围的前哨和据点,然后完全包围城市,阻断水源,与敌人进行消耗战,直到城市的粮食耗尽而不得不投降。

必要时,他们将在城外连续几年开荒和建造牧场。如果敌军敢于前来救援,就会在战场上粉碎和消灭他们,不给城市任何获得物资的机会。只要蒙古征服城镇,蒙古人会将攻城武器和工匠聚集起来,蒙古将因此获得了当时最厉害的攻城作战方法和配套的攻城利器!

因此,在蒙古扩大疆土的阶段,蒙古利用俘虏,获得了许多攻城车、攻城塔、梯子、冲撞车、弹弓、弩,甚至“病毒武器”等当时的顶级武器。那些自称牢不可破的城堡都被蒙古人一个接一个地占领了!

围城攻击是蒙古人在全盛时期征服城市的一个好方法。现在仍然可以找到许多蒙古围攻城池的记录。无论蒙古那时有多辉煌,14世纪后的蒙古忘记了他们祖先的一切。在丢失中原的领土后,蒙古又回到了游牧经济。

他们不再有足够的食物、先进的技术。他们分散在不同的部落,生活在不同的牧场上,继续过着靠水和草为生的生活。他们的凝聚力没有以前那么强了,他们也没有统一。他们的各级贵族都在为权力而战。

因此,14世纪以后蒙古人和明朝军队之间的大部分战争是由一个或几个蒙古部落发起的,而不是所有蒙古人一起入侵明朝的领土。很多时候,他们的军事力量并不强大,所以蒙古很难征服城市,更不用说在城内获得工匠和攻城利器了。

在明朝军队的打击和封锁下,蒙古不敢大规模骚扰明朝军队,随着时间的改变,蒙古人认为没有必要进攻城市了,掌握相关技术的工匠也没有传授自己的技术。后来,明朝政治腐败,明朝军队战斗力下降,蒙古入侵明朝时,蒙古部落掌握技术的工匠早就老去了!

在14世纪后的大部分时间里,蒙古一直坚持“抢了就”走的战争理念。他们不再是能够打败所有对手,然后将敌人的领土变成马场的军队了。他们和明朝之间真正的决战还不到十次。他们对明朝的领土没有强烈的渴望,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守不住。

然而,几次战争的失败,让蒙古部落日子十分的不好过,整个草原社会陷入混乱。许多蒙古人死于战争、疾病和饥荒。因此,为了恢复部落的人口,蒙古军队不得不越过长城,入侵明朝的领土,特别是明朝关闭边境往来,对草原实行经济封锁的时候。

可怜的牧民和大多数贵族只是想冲进长城,抢夺食物和物资来维持生计,因为许多蒙古家庭甚至没有铁锅做饭!在物资短缺的情况下,一些蒙古人甚至被迫用骨头和石头制造武器!因此,当草原上出现自然灾害或资源匮乏时,牧民会响应领袖的号召,去掠夺。

然而,大多数时候,这些可怜而疯让明军砍掉他们的脑袋。过去,明将军喜欢克扣士兵的工资,然后花很多钱训练士兵。他们发现,除了通过喝“士兵的血”积累财富之外,他们的主要目的实际上是为了适应蒙古人的战术。

此后,蒙古人与过去的游牧部落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不再经常和其他军队进行大范围战争。他们只是聚集成千上万的人,然后骚扰明朝的边境。然而,成千上万的人由不同的领导人指挥。一旦发生太多伤亡,蒙古内部就会产生分歧,军队就会崩溃。

即使蒙古人已经入侵成功并获得了足够的物资,他们也不会呆很长时间。他们会尽快带着物资撤退,以免被后来的明军缠住,或者怕他们在长城上挖的缺口被明军堵住。

因此,掌握了蒙古军队习惯的明朝军队,花了一大笔钱训练少量的武装士兵,给他们最好的武器和盔甲。只要蒙古军队入侵,这些士兵就会和蒙古人在战场上血拼,并试图杀死蒙古军队的先锋,因为这样,庞大的蒙古军队就会溃散而逃!有时明军才杀了一两个人,整个蒙古人的士气就崩溃了,最后落荒而逃,让明军都对此莫名其妙。

这是为什么?因为14世纪以后,蒙古军队喜欢把最精锐的士兵放在前排,然后把年老体弱的士兵放在后面。只要前锋被杀,后面的老弱病残不得不落荒而逃,使得明军很容易获胜。

此外,蒙古人当时十分迷信。他们非常害怕火器。只听到明朝军队火器的巨响,他们中一些无知的蒙古人就认为是雷声。如果他们再被几颗子弹击中,蒙古人就会放慢他们的进攻速度,不敢继续冲锋。为此,蒙古人还让运用所谓的“魔法力量”,祈求神灵摧毁明朝军队的那些武器。结果可想而知。

蒙古军队没有配备大量的火器,他们自己也没有进入火器时代。虽然蒙古使用火药武器杀死和攻击敌人,但随着中原的丧失,他们的火器技术基本上消失了!蒙古也曾经缴获了几万件火器,但蒙古当时并不知道火器的厉害,所以他们没有大规模使用,都被存放在仓库了。

当明朝军队的火器发展开来时,蒙古人对此感到十分的遗憾,并开始寻找获得火器的方法。为此,蒙古还派人到长城内学习制造和使用火器的技术,但他们的间谍都被发现了。

有趣的是,虽然蒙古军队的战力在14世纪后大幅下降,但明军却未能每次都击败蒙古军队,甚至让蒙古人数次突破防线,连北京都被包围了!那时的皇帝也曾经都被蒙古人抓获了!虽然蒙古人的战力很弱,但明军的战力也在衰退,但因为国力十分的强盛有时间进行恢复,所以避免了失败。

然而,随着明代火器的不断改良,蒙古人对明朝的入侵越来越难,难以继续取得很大的优势。因此,只要明朝愿意开放市场,停止派兵追捕牧民,蒙古部落就会乐于与明朝达成协议。因此后来蒙古部落逐渐陷入沉默,停止了对明朝的大范围入侵战争,结束了持续近200年的明蒙间的战争。

蒙古人退出中原之时,整个蒙古草原上的人口总数还有400万左右,单纯就数量而言是远远超过成吉思汗时代的,按常理推测,拥有400万人口、控制了广袤草原的游牧部落,即便不能再与其他民族一较长短,最起码的自保总应该没有问题吧?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蒙古诸部非但没有再次崛起,反而以一种难以置信的速度彻底、完全的衰落下去。这种结局表面上看起来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但是仔细研读相关的历史之后,笔者认为,这完全是历史的必然!

首先,蒙古诸部的传统生存空间被持续的挤压。

蒙古生存空间被挤压始于明朝,出于被异族完全征服的痛苦回忆和恐惧,有明一代,从始至终,对蒙古部落保持着持续性高压态势。明太祖和明成祖两朝,不断的派遣远征军深入漠北,寻找蒙古军队主力并给予毁灭性打击和驱逐,其后,明廷在长城沿线大量驻军,又不惜血本苦心经营辽东,从东南两面死死的封堵住蒙古。

明朝灭亡之后,满清虽然表面上通过皇族与部落首领进行所谓的“满蒙联姻”建立战略联盟,但实际上是非常忌惮蒙古人,故而也采用了非常隐蔽的手法,悄无声息的挤压着蒙古的生存空间。满清通过将蒙古部落按照地域划分成旗、盟的方式进行条块分割,并限定不得越界放牧。

要知道,蒙古是游牧民族,生活特性是逐水草而居,哪个地方的水草丰茂,就把牧群赶过去,在保证了牲畜得到足够营养的同时,也让相对贫瘠的草场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画地为牢的结果自然只能带来草原的蜕化,从而对畜牧经济造成严重打击。

清初之时,蒙古部落还能向北自由迁移,寻找合适的牧场,但沙皇俄国崛起之后,以近乎疯狂的速度向东、向南扩张,而成熟的热兵器技术已经能完全、有效的压制蒙古骑兵,故而从北面和西面堵死了蒙古人的出路。

蒙古军队纵横欧亚大陆 横扫天下 为什么最终彻底衰落了?

其次,黄教的传入对蒙古社会的深远影响。

十六世纪后期,黄教传入蒙古,迅速在整个蒙古广泛传播开来,满清统治者因势利导,巧妙的加以利用,更加牢固的钳制住了蒙古人。满清不但给予那些声名显赫的喇嘛以极大的尊崇和优厚的待遇,极力鼓吹宗教信仰,同时免去寺庙和僧人的全部税赋,于是乎草原上第一次出现了许许多多带着围墙的固定建筑物和大量的庙产。

这样一来,很多蒙古人选择出家当喇嘛,据统计,在最高峰时期,有将近45%的成年男子成为喇嘛,从而对生育率造成严重打击。要知道,即便在藏传佛教的发源地西藏,喇嘛的占比都从未超过三分之一!

奢靡、铺张、繁琐且数量众多的法事浪费掉大量的生产、生活资料,那么用来供养人口的部分必然大大的减少,再加上大量劳动力和社会财富被宗教吸收掉造成的劳动生产率下降,加重了蒙古社会的经济衰退。

最后一个原因,以晋商为代表的汉族经济入侵。

黄教传入蒙古草原之前,蒙古人从来没有定居的习惯,从内地过去的汉商要想跟他们做生意,只能单纯的在边境线上的传统边贸市场上干等,不过,随着寺庙这种固定的建筑物大量出现,而僧侣和寺庙又对内地的商品具有大量的需求,于是乎自然而然形成了以寺庙为中心的市集,于是乎汉商便深入草原腹地,做起了生意。

草原经济的特点是收获的季节性强且没有办法存储,汉商精明的发现并利用这一点,低买高卖,顺便放点高利贷,于是乎很多牧民便掉入了债务陷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从牧场和畜群的主人变成了给汉商打工的。而那些原本应该出面阻止的蒙古王公和寺庙主持,非但没有伸出援手,反而跟汉商合作,一起压榨牧民。

此外,在满清政府的默许乃至纵容之下,无数汉人在草原边境定居下来,开垦土地,由于汉人具有技术上的优势和勤奋努力克制的天性,迅速的确立了与游牧经济之间的竞争优势。内外部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再加上满清统治者的推波助澜,让蒙古诸部就这样衰落下去——与满族结盟,应该是蒙古诸部做出的最失败的决定!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882)
关键词:蒙古军队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