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最后一个学生,非常有戏剧性。这个人叫王安石,后来被称为“拗相公”,南京人,脾气却特别臭。故事是这样的,王安石科举时,欧阳修曾赞扬他的文采,还写了一首诗夸奖他。结果王安石不领情,还挺自大,写了一首诗反击。不过,欧阳修对待才子,向来脾气很好,后来交往很密切,直到王安石变法,观点上才有巨大分歧的!
(王安石)
言而总之,在政坛上,欧阳修性格过于直接,史载“刻薄有加,宽容不足”,情商比较低。晏殊曾说:“吾重修文章,不重他为人。”即,我重视欧阳修的文章,但不重视他的文人!
然而,欧阳修在对有真才实学的晚辈上,却是好脾气,气度非常大。一旦遇到,那么就是尽最大努力去赞美和推荐,最终让一群默默无闻的青年才子,名动汴京,比如张载、程颢、吕大钧、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等,都得到过他的赞扬或推荐。
(欧阳修)
所以,《宋史·欧阳修传》评价:“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因此,不管欧阳修政坛上情商如何,单说他的眼光,就可谓中国最牛的老师,最牛的伯乐!千古之中,谁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