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人物文章 > 正文

揭秘:欧阳修花甲之年被告“与长媳通奸” 结局如何?(2)

欧阳修

欧阳修

濮议之争表面以欧阳修一派获胜,但却得罪了大多数持所谓正统价值观的士大夫阶层。欧阳修自知成官场眼、钉肉刺,便连续上奏折自请外放。熟料,未及允准,英宗突然辞世,宋神宗即位。被悬在风口浪尖的欧阳修,失去皇权靠山,已骑虎难下。对反对派而言,报复的机会也来了。

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英宗离世,花甲之年的欧阳修,便再次遭遇“长媳风波”的绯闻。

这一次举报人是欧阳修妻弟薛宗孺,薛因私交不睦怀恨在心,检举欧阳修和长媳吴春燕有不正当关系,随即被御史彭思永和蒋之奇利用攻击。尤其蒋之奇,此人曾在濮议之争中拥护欧阳修,被一并视为“奸邪”,他为与欧阳修划清界限,借机积极揭发所谓乱伦绯闻,一场指责欧阳修“禽兽不为之丑行,天地不容之大恶”风暴骤至。欧阳修愤怒申辩,宋神宗派人调查,彭思永和蒋之奇却无法证明其罪,只能以“莫须有”来搪塞:“帷薄之私,非外人所知,但其首建濮议,违典礼以犯众怒,不宜更在政府”。这起事件结果是,彭和蒋被贬谪,神宗“敕榜朝堂”,告诫群臣莫再非议,算是替欧阳修辨诬。

然而,二十年间两次遭亲戚指控,遇“乱伦”污名,被政敌攻讦,欧阳修心如死灰、苦不堪言。他唯一想做的,就是努力挣脱政治旋涡。于是,连续上表请辞,欧阳修终在熙宁四年(1071年)获准,以太子少师致仕,归隐颍州(安徽阜阳),实现了二十年前知颍州时“归颍终老”夙愿。

北宋时,颍州为京东拱卫,西湖美景更是天下闻名,西湖的碧波荡漾,涤荡了官场的斗争,洗尽了人生的污名,冲淡了世情的龌龊,记录了欧阳修人生最后一年的自在时光,他创作《采桑子》十首,如人生迟暮私语,最著名一首如下:

关键词:欧阳修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