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
——曲阜二字来源于《礼记》“成王以周公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曲阜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发祥地
如皋
——皋指水边的高地,如皋为“到水边的高地去看美丽的日出”之意
高邮
——因秦始皇在此地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
仪征
——西周时期一个叫“蚁”的太子封地在此,到了北宋,传说境内的二亭山发现了王气,皇帝便命人在此塑真武像,因仪容逼真赐名仪真,清代为避雍正皇帝胤禛的讳,改名仪征
句容
——境内有勾曲山(即茅山),山形如“已”字,勾曲而有所容,故名勾容,因古代勾句二字相通,勾容就演变成了今天的句容
金坛
——因茅山华阳洞内有“金坛百丈”而得名
常熟
——常熟之名取“土壤膏沃、岁无水旱”“原隰异壤,虽大水大旱,不能概之为灾,则岁得常稔”之意
义乌
——义乌古称乌伤,传说秦时有个叫颜乌的人,父死后负土筑坟,一群乌鸦衔土相助,结果乌鸦嘴喙皆伤,乌伤由此得名,唐代乌伤改称义乌
诸暨
——诸暨意为“天下诸侯到达驻留议事之所”
上虞
——相传父系氏族社会后期,虞舜避丹朱之乱而来此,上虞也是中国沿用最古老的地名之一,郭沫若曾在殷商的甲骨文中发现上虞的名称
余姚
——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名余姚
建瓯
——建瓯是“福建”二字中“建”的由来,由建安和瓯宁两城合并而成
石狮
——相传隋代此处建有一石亭,亭外立有一对石狮,商旅往来都以石狮为标记,久而久之这个地方原来的名字就没有人知晓了,石狮就顺理成章变成了地名
樟树
——因盛产樟树而得名,樟树市是著名的南国药都,自古以来就享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之美誉
卫辉
——卫辉古称汲邑,卫辉意为“卫河之滨,辉煌之城”
登封
——因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故名登封
偃师
——周武王伐纣,回师息戎经过此地,偃师由此得名
仙桃
——仙桃古称沔阳,相传一仙女手捧仙桃前去为王母娘娘祝寿,蓦然之间发现一片绿洲,仙女向这片绿洲撒桃祝福,转眼之间此地桃花灼灼、仙桃累累,仙桃由此得名
钟祥
——因明代嘉靖皇帝生养发迹于此,故赐名为钟祥,取“祥瑞钟聚”之意大冶——取“大兴炉冶”之意
武穴
——武穴是由武家穴演变而来,武家穴是古代长江九穴之一
石首
——因有石孤立于城北的石首山而得名
恩施
——东晋末年桓诞窜流蛮中,在此地自称施王,清代雍正皇帝改施县为恩施,恩施即“雍正皇帝恩赐于施县”之意
汨罗
——汨水与罗水汇合之处,汨罗市被誉为中国龙舟名城
冷水江
——因境内涟溪两岸多井,且井水极冷而得名,冷水江市被誉为世界锑都
阳春
——取“漠水之阳,四季如春”之意
毕节
——在夜郎国时代这里以老虎为图腾,毕节就是彝语老虎的意思
邛崃
——因邛崃山而得名,邛崃山名称来源于一种叫“筇竹”的竹子
绵竹
——因此地滨绵水两岸,且竹林茂盛,故名绵竹
什邡
——什邡古称十方,什邡就是由十方演变而来,中国古代中原人习惯上称边域之地为“方”,诸如鬼方、蛮方、朔方等,十方就是四川众多小方国之概称
华蓥
——因华蓥山而得名,华蓥山由华银山演变而成,“雪积颠顶,远望如琼瑶撒地,晶玉铺山,故名华银山”
个旧
——个旧是由彝语“果作”的音译演化而来,意思是种荞子、吃荞饭的地方
楚雄
——战国末期庄蹻入滇,他的部下有一个叫南雄侯的人到过此地,东晋时期又有一个叫威楚的彝族酋长在这里建筑威楚城,后世将威楚和南雄侯各取一字组成楚雄
大理
——得名于历史上的大理国,大理是白族文化的发祥地
景洪
——景洪在傣语就是“黎明之城”的意思
敦煌
——取“盛大辉煌”之意
青铜峡
——得名于黄河上游著名峡谷名称,黄河穿过贺兰山与牛首山之间的谷地,山光水色相映,宛如开然铜镜,青铜峡由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