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人物志 >

以文字为生的鲁迅先生,为何会发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呐喊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这句话是鲁迅先生在逝世前“答救亡情报访员”时说过的一句话。当时的鲁迅先生身体每况日下,怀着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担忧,他愤然的说出了这句话。

鲁迅之所以这样说也有他自己的想法,鲁迅认为当时的中国汉字的学习非常艰难又晦涩难懂,所以导致中国人非常难理解外来的知识,人们很难通过汉字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文化。

其次他认为,中国古文古诗里隐含的文化,让中国人只关注历史,而不思进取,不去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

其实这并不是鲁迅第一次表达对汉字的厌恶,在他的小说孔乙己里,鲁迅就表达了自己对满口之乎者也的文字的厌恶,在其他的很多著作中都表达了这种想法。

那么为什么鲁迅对汉字如此的厌恶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探寻其中的原因!

其实,鲁迅一生和汉字非常的有缘分,大家都知道鲁迅小时候在三味书屋学习,每天都会接触汉字,可以说是汉字为鲁迅推开了知识的大门。

他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也经常学习文字学的相关知识,甚至在回国之后还经常购买字帖自己练习书法,他的毛笔书法即使比不过书法大家,但是已经有了自己的韵味,在丧失收入来源之后,鲁迅完全靠写作赚钱。

这样来看鲁迅应该是比较喜欢汉字的啊,为什么又在自己的作品中极力贬低汉字呢?

其实这应该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鲁迅1881年出生1936年去世,而这一段时间恰好是中国最疲弱的一段时间,前期清政府腐败不堪,后来虽然清政府被推翻,但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又加剧了中国的惨状。

所以鲁迅的一生都生活在一个内忧外患的中国。在鲁迅年轻的时候,清政府腐败不堪,当时思想先进的年轻人们都怀着一腔热血,想要为国家的崛起注入热血,鲁迅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员,他跟随着当时的大潮出国留学,想要在先进的西方文化里找到中国的出路。

当他到了日本见识到了先进的西方文化,便不自觉的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在对比中他逐渐的看到中国文化的弊端所在,甚至感觉是中国的文化已经落后了,是这种落后的文化导致了中国的落后,要想拯救中国就需要推翻这落后文化,甚至认为中国的一切都应该推倒重来。

其实这也与当时的崇洋媚外气氛有关,当时的年轻人们见识到先进的西方文化,便感觉自身的落后,所以便想完全推倒从来,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国。

但是在我们现在看来,当时的中国的确有相当一部分文化确实不适合形势,但是并不是一无是处,就汉字来说,并没有达到鲁迅先生认为的如此严重。

但是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先进的青年人们与国同休的热血,渴望改变国家的急迫,都反映了他们炙热的爱国之心。

关键词:鲁迅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