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人物志 >

从崇尚黄老到尊崇理学,宋代新儒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从崇尚黄老到尊崇理学,宋代新儒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262,《宋朝史话》连载30,欢迎收看。

在两宋统治的300多年中,因为历朝统治者基本上都执行宋太祖关于“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遗训,政治思想比较活跃,不同学派之间展开热烈的争辩,儒学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统治思想也发生了由崇尚黄老到尊崇理学的演变。

北宋初年,特别是太宗、真宗两朝,因为统治政策从锐意进取向因循守旧转化,宣扬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为最高统治者所推崇。淳化四年(993),宋太宗对新任参加政事吕端说:“清静致治,黄老之深旨也。夫万物自有为至于无为。无为之道,朕当力行之。”吕端立即附和说:“国家若行黄老之道,以致升平,其效甚速。”

至道元年(995),吕端拜相,制词还明确要求他“体黄老而行化,用致乎无为”。吕端在宋太宗及宋真宗初年都当过宰相,他执政也贯彻了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

由于最高统治者的大力鼓吹和奉行,黄老思想就成了这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并且成了这时期因循守旧政治的理论支柱。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对历代政治一直有重大影响的儒学,北宋初年也被统治者加以利用。宋太宗下令孔子的后嗣袭封文宣公,特免其家赋税。宋真宗东封泰山,特地到曲阜拜谒孔庙,表示尊崇,后来又表示要使“礼乐交举,儒术化成"。

孔子后代世袭的衍圣公名号,则是宋仁宗时开始的。然而,在北宋初年,儒学仅仅被统治者视为同佛、道二教地位相同的一种宗教。宋真宗曾说,佛、道、儒“三教之设,其旨一也,大抵皆劝人为善,惟达识者能总贯之”。

儒学同佛教、道教一样被视为一种统治工具,并没有得到特别尊崇。当时尽管有个别学者努力要使儒学对政治起更大作用,鼓吹“通经致用”,但是,多数儒生都埋头于“章句注疏之学”,而注释经籍又都墨守旧章。所以,在北宋初年,儒学思想比较沉闷,在当时的政治思想中没有占支配的地位。

到北宋中期,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加剧,因循守旧政治受到日益激烈的批评,士大夫中要求改革政治的变法思潮日益高涨,主张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受到变法思想的猛烈冲击和批判。

在北宋初年比较沉闷的儒学,这时期却吸收了佛教、道教的一些思想,向着“通经致用”的方向发展,适应新的政治形势需要而日益活跃。当时士大夫中不少人出于对内忧外患交炽局面的忧虑,想通过对经籍作出符合现实需要的新解释,为解决现实的社会矛盾寻找答案,为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寻求药方。

因为各个思想家的政治立场不同,在解释经籍时就有不同的观点,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儒学也在各个学派争鸣中得到发展,形成带有新的时代特点的新儒学。

北宋中期的儒学学派,比较重要的有王安石的新学,周敦颐的濂学,张载的关学,二程(程颢、程颐兄弟)的洛学等。

从崇尚黄老到尊崇理学,宋代新儒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王安石的新学,是适应富国强兵的变法需要而出现的。其主要著作是《三经义》(包括诗义、书义、周礼义)、《字说》、《老子注》及《洪范传》。这些著作大部分已经散佚,现存的只有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周礼义》(即《周官新义》)16卷及《老子注》的佚文。王安石的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及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也保存了许多反映王安石政治思想的资料。

王安石的新学,是北宋中期以后有重大影响的学派。《三经义》一修成,宋朝立即发给宗室、太学及诸州府学,作为必读的教材,同时下令杭州、成都府路转运司镂版印卖。科举取士也以三经新义为标准。

王安石晚年修成的《字说》,“出入百家,语简而意深”,也有很大影响。

王氏新学在政治思想方面,是以儒为主,兼采法家。他称赞儒家主张的“王道”,反对法家主张的“霸道”,认为“王道”都是出于本心,“霸道”的做法则全是虚伪造作,所收功效不如“王者之道”。他批评韩非“治民无常,唯法为治”的法治思想,认为“刑名法制,非治之本”,单靠多立严密法制,根本达不到“教化”的目的。他还一再引述孟子关于“徒法不能以自行”的说教,说明人治的重要性。

但是,他又并不否定法制的重要性,而是把法家的“法治”同儒家主张的“人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他就提出了“天下至大之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众建贤才不足以保守"的儒法兼采的思想。

在“义”与“利”,尚德还是尚刑等问题上,王安石也兼收并蓄。他认为,“义”和“利”,对统治者来说,都是必要的统治手段,是相辅相成的。他嘲笑那种把“任德”、“任察”、“任刑”相割裂开来的人都是各执一端的偏见,认为“圣人为政之道”不过是对这三者“兼用之而已"。

他强调“圣人”进行统治离不开“礼、乐、刑、政”四种手段,但他又认为“礼、乐”是“基太平而泽万世”的根本,而“政”和“刑”只是“礼、乐”的辅助手段。

对于先秦法家的耕战思想,王安石为了推行“富国强兵”政策也加以吸取。

而对孟子不言财利的陈腐思想,则予以摒弃。可见,王氏新学在政治思想方面对儒法两种思想都有所去取,而以儒为主,以法为辅。这种思想所遵循的,还是汉代“独尊儒术”以后儒法合流这一统治思想发展的轨道。

在哲学方面,王安石是个唯物主义者。他认为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而“道”的本体是元气,“道”分化而为阴、阳,具体化为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元素,这五种元素的变化就形成万事万物。

他反对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自然观,认为各种自然灾害都有自身的原因,与人事虽然有时会产生偶合,但并无必然联系,“天文之变无穷,人事之变无已",即使上下附会,也不可信。

他在变法时表现出来的那种“天变不足畏"的战斗精神,就是以这种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无神论思想作为理论基础的。

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通过感觉和思维,一切事物都“可视而知,可听而思”,都可以认识。同时,他认为一切事物内部都有矛盾的对立面“耦”,“耦之中又有耦焉,而万物之变遂至于无穷”,任何事物都是变化运动的。而变化又是“新故相除"的。所谓“新故相除",就是用新生事物代替陈旧的东西。这种进步的辩证法,也是他进行变法的一种思想武器。

从崇尚黄老到尊崇理学,宋代新儒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周敦颐,字茂叔(1017-1073),因晚年卜居于江西庐山濂溪之麓,筑室名濂溪书堂,被学者称为濂溪先生,他的学派就被称为濂学。他的主要著作,有《太极图·易说》(又称《太极图说》)、《易通》(又称《通书》)。《太极图·易说》是道教《太极先天之图》与儒家易说的结合。

这种用儒家易说,对道教图像进行新的解释的学说,就是道学。

周敦颐在哲学思想方面,主要是提出了一套“自无极而为太极”,即从无而为有,有生于无的宇宙生成说,认为天地万物的性命都是由“道”决定的。“道”又称“太极”,而“太极”又是精神性的理。所以,他的哲学体系是唯心主义的。

他还把先秦儒家思孟学派提出的“诚”的概念加以发挥,说“诚”源之于天,是宇宙“无极”本体的体现,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是仁、义、礼、智、信等伦理纲常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这个境界,就要“中正"、“主静”、“无欲"。

这套唯心主义的宇宙生成说及“诚”的说教,既是道教思想和儒家思想的混合物,也吸收了佛教思想。所以,周敦颐实际上是宋代道教思想向道学思想演变的过渡人。

从崇尚黄老到尊崇理学,宋代新儒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程颢(1032-1085),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他们兄弟的哲学思想相近,他们的著作被合编为《二程全书》。因为他们长期居住在河南洛阳,他们的学派就被称为洛学。

二程都曾师事周敦颐,又受过相当时间的佛教思想影响。他们都强调“道”和“气”的关系,认为精神性的“道”,是产生物质性的“气”的根源。

他们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理”。这个“理”,又同周敦颐所说的“理”有所区别。

例如,周敦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万物各得其理”,“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他所说的“理”是条理、序列的意思。

二程的“理”,又称“天理”。这个“理”是天下万物的最高原则,是先于事物存在的,每一物都由“理”产生,也都体现了一个完全的“理”,“天下只有一个理”,“物我一理”。它既生万物,又统辖万物。这种哲学体系,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他们还把这个“理”应用到伦理方面,提出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说教,把三纲五常说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天理",程颐还进而提出了“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谬论,反对寡妇改嫁。从此,这种反动说教成了封建礼教的重要内容,成了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屠刀。

在认识论方面,二程发挥了《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说教,宣扬“知”不是外面得来的,而是内心固有的,只是因为“人欲”妨碍了对“天理”的认识,只要“求于内”,进行内心的封建伦理修养,“灭私欲,则天理明矣"。这种认识论,既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又是一种禁欲主义的说教。这种哲学体系是要求人们都绝对服从至高无上的“天理”,服从封建统治,不得有任何“私欲”。

从崇尚黄老到尊崇理学,宋代新儒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张载(1020-1077),字子厚,住陕西横渠镇。因陕西又称关中,他的学派就被称为关学,他被称为横渠先生。他的著作有《正蒙》、《易说》等。

他认为,宇宙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过程,一个不息不休的流行。这个过程有一种客观存在,就是“气”,而“气”存在的基本形式就是“太虚”(有时他又称之为“虚空")。这就是他提出的“太虚即气”的宇宙观。

张载也讲“道”和“理”,认为“事无大小,皆有道在其间”,“万物皆有理”,但他又认为:“由气化,有道之名”,“理不在人,皆在物”,“道”离不开气,理寓于物。

所以,张载的宇宙观有别于周敦颐和二程,有唯物主义倾向。张载还提出了“一物两体”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气”有阴阳两体的对立,天地间万物的一切变化都是对立“二端"的作用。同时,他还提出了阴阳两气在运动变化中由“渐化”到“著变”的很有价值的辩证法观点。

但在认识论方面,张载把认识分别“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认为只有“德性之知”高于“闻见之知”,而“德性之知”又称“天德良知",是一种先天的知识。人们要获得这种“天德良知”,就必须“穷理”,按孟子所说的“尽心”去进行内省修身,以达到“一天人,合内外”的精神境界。这样,他在认识论方面就滑进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从周敦颐到二程、张载,尽管他们之间宇宙观有唯心与唯物之别,但他们都讲大道、讲“理”,都讲修身养性,这就逐渐形成一个以讲“心性义理”之学为中心的理学(道学)体系。

周敦颐是理学的开山鼻祖,二程和张载则是理学的奠基人。

理学在北宋中期形成后,因为当时王安石的新学占据统治地位,没有立即对政治思想产生大的影响。

南宋初年,因为士大夫中许多人把北宋的灭亡归咎于熙宁变法,王安石的新学也受到非议,但权奸秦桧却支持新学。支持程颐理学的赵鼎很快失势,所以,王氏新学继续发挥影响,理学虽然进一步传播,但仍然受到压抑。

到南宋中期,王安石的新学大概是因为秦桧曾予支持而声誉受到损坏,很快衰落下去,理学却适应统治者的需要而迅速兴盛起来。

在南宋理学兴盛过程中,起重大作用的人物是朱熹(1130-1200)。

从崇尚黄老到尊崇理学,宋代新儒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朱熹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著作很多,有《周易本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诗集传》、《楚辞集注》等等。他的文集《朱子遗书》及语录汇编《朱子语类》,也都记录了他的哲学和政治思想。

他虽然祖籍江西,但长期在福建讲学,所以他的学派称为闽学。

朱熹是程颐的四传弟子,他继承和发展了二程关于“理”的唯心主义思想,又吸收张载关于“性”和“气”的学说,以及周敦颐关于“太极”的思想,形成自己庞大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的基本范畴是“理”。他认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是万物的本源,气是构成万物的材料,“有理而后有气”,气是从理生出来的,“理”的最高境界则是“太极","理”和“太极”都先于万物而存在。

他还把“理”运用到社会方面,鼓吹“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所有封建纲常都是“天理”的体现。

在认识论方面,朱熹和二程一样,竭力宣扬“格物致知”,但又比二程走得更远。他宣扬“心包万理”,只要“涵养”、“静坐”、“内省”,就可以在顿悟之下“一旦豁然贯通”,全部掌握绝对真理。

在人性论方面,朱熹也贯穿“理”的说教,宣传天理在人身上体现的性有两种,一是“天命之性”,一是“气质之性”。“气质之性”是“理与气杂”而产生的,有善与不善。人所以有不善,是因为受物欲所累,由此,他又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说教,宣称“天理”同“人欲”势不两立。

同时,他还用人性论来解释人的贫富现象,说什么人的贫富贵贱都是因为各人禀受的“气质之性”不同所致,“都是天所命”。

朱熹继承和发展周敦颐、二程、张载等人的理学思想所形成的这套理学体系一出现,就受到许多统治阶级上层人物和士大夫的重视,影响迅速扩大。到宋理宗时,程朱理学终于确立了在政治思想方面的统治地位。

南宋时期比较著名的思想家和学派,还有陆九渊的“心学”及陈亮、叶适的事功学派。

从崇尚黄老到尊崇理学,宋代新儒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著作有《象山先生全集》。他继承和发挥了程颐天即理即心的观点,认为“心”是世界的本体,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观点,所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学说被称为“心学”。

他曾同朱熹展开争论,但这种争论只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之争,他们在维护封建纲常名教方面是一致的。

总而言之,“心学”属于理学的一个派别。

从崇尚黄老到尊崇理学,宋代新儒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陈亮(1143-1194)和叶适(1150-1223)两人都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道在物中,有物才有道,都是朱、陆唯心主义理学的反对者。他们都反对理学的空谈“义理”和心性,主张讲求功利。

陈亮曾同朱熹就“王霸义利”问题进行多次激烈的争辩,提出了“功到成时,便是有德;事到济时,便是有理”的功利主义观点,讥笑那些空谈“义理”的书生“不知事功为何物”。

叶适也认为,如果没有“功利","道义”不过是“无用之虚语”,并且提出了“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的主张。所以,他们都被称为事功学派。

这个学派反映了东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世界观方面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方面都反对历史退化论,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

因此,事功学派是个有进步倾向的学派,属于儒家中的异端派别。

本文内容编选自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与“读史”联袂打造的中国读本《经典中国通史》之《宋朝史话》。

《经典中国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别是:《夏商史话》《西周史话》《春秋史话》《战国史话》《秦汉史话(上)》《秦汉史话(下)》《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话》《隋唐史话(上)》《隋唐史话(下)》《五代史话》《宋朝史话》《元朝史话》《明朝史话》《清前期史话》《晚清史话》。

这套书是由十多位出生于上世纪上半叶的老一辈历史学家,耗时数年,精心编撰而成。从夏商到晚清的历史迁徙,五千年华夏史全景描绘,专业权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传世经典,值得学习珍藏。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