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人物志 >

末代帝师陆润庠 赠予詹天佑的十二条屏

位于北京的詹天佑纪念馆收藏有这样一件詹公遗物。这件藏品外层是一个长方体实木匣子,侧面刻有四个隶书大字:永享年寿。打开木匣可以看到木匣内分三层,抽斗形式,每一层可单独抽出,每层并排放着四幅红色卷轴,三层共十二幅。每一幅卷轴的一端都贴有制式标签,标签上除注明是第几幅外,还印有“荣宝斋监制”字样。今年是詹天佑160周年诞辰,特将这件詹公珍爱的条屏予以介绍,以兹纪念。

image.png

这十二幅立轴条幅并称为十二条屏,条屏是一种常见的书法作品创作、装裱形式,一般为双数,常见的有四条、六条、八条、十二条,甚至十六条。十二条屏所裱内容乃是由时任清廷礼部尚书的荣庆撰文、体仁阁大学士陆润庠亲笔手书的为詹天佑祝五十寿辰的文章,以楷书字体书写于金箔纸上。其文精选如下:

诰授资政大夫覃恩晋封荣禄大夫南海詹公眷诚京堂五秩寿序

世之学术精邃而事业宏博者,吾闻南海有人焉。学术不必与人异,年甫弱冠游学泰西,志行坚卓……时我国家风气尚未丕振,已骎骎胚胎于此矣……国家需材利用公学问而妙运大地之上,独能尽其收缩之功,若网在纲有条不紊者,誓不借材异域贻笑外人,重为国羞,或经纬西北工程或开辟东南道路,力化险巇,不辞艰辛,轨里所至名誉亦随之攸归。

……

公家本婺源由其祖始迁东粤,世系清名,雅敦诗书,代守其业。

宣统纪元,朝廷宠公事业特赏工科进士。

荣之会二纪三月十七日,适公艾服官政之辰,谨撮公生平梗概为公寿焉。

同治十一年,前大学士湘乡文正合肥文忠奏派公赴美留学,入威士哈吩小学,此为研究学术之始。由是而入驽哈吩中学,入椰露大学,迄毕业前后凡十载。

光绪七年领凭归,派往福州船政局后堂学习驾驶,此为经验学术之始。

由是而操练扬武兵轮,教习船政局后堂。

时前大学士南皮文襄雅爱公学问聘公充教习粤博学馆水陆师学并测绘海图之任,如是七载。

十四年,前外部侍郎新会伍公总办津榆路时派公司理工程,此为展布路工事业之始。

……

三十一年,前大军机项城宫保奏派公总司京张路工程,凡所缔造深倚重之,此为总握路工事业之始。

……

公负求全责任即括无穷事业,上足羽翼朝廷之休明,下足开启筚路之山林,精心斡运存乎其人,兢兢业业未有涯涘。

……

繄古以来,官与事业析为两途,官不必有事业,事业不必责诸官,独公抱真实学术,扩为世界开通之事业……自中国自办此项工程极艰且钜,公独发其难而任其重,公一人开之,公复一人成之……

公官秩晋二品,位列丞参。多一次勋绩即多一次褒嘉。朝廷所以异公者至优且渥,而公处之若素,俨如与公事业无所增减者,公之局量又倜乎远矣。

……

公之家世翕和康乐,人竞羡之。惟尤慕其公子联翩西渡,近接家声,远储国器。公之事业传之子孙正未有艾,余观古之君子爱其人则忧其无成……兹公为商邮向导之官,尝主持一切路务,擘画经营,竭忠尽智,孜孜畧无虚日……公之成就大也。

公年甫五十,其气盖方盛而未衰,其事业方兴而未已,其春秋犹日进而益强,虽由是而进八十九十以至于期颐,吾知其犹今日也。

为颂吾言称觥于堂并与望公于无期者而书以祝之,是为序。

赐进士出身,诰授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愚弟荣庆顿首拜撰。赐进士及第,诰授光禄大夫,赏穿黄马褂,体仁阁大学士愚弟陆润庠顿首拜书。

铁路工程司员花翎三品衔邮传部即补郎中颜德庆、花翎二品衔存记道沈琪……巡检程锡培、典史邵文彪暨工程学生等仝顿首拜祝。

宣统二年,岁在上章渰茂季春月中澣吉日,榖旦。

上述内容为便于识读,个别字以简代繁,笔者拙识,试为句读,十二条屏全篇共有1713个汉字,精炼地概括了五十岁的詹天佑的过往履历、功劳事迹,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送上了祝愿他长寿的传统祝福,溢美之词跃然纸上。

此时的詹天佑正值年富力强踌躇满志的人生阶段,由他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刚刚通车不久,当年初,清政府还颁赐给他“工科进士第一”的荣誉以示褒奖。加之詹天佑为人正派,求真务实,自然受到同僚和世人的赞赏。通过这十二条幅,可以想象詹公五十寿诞之日,宾客云集,高朋满座的庆祝景象。这些人中多数是他的筑路同人,其中不乏像张鸿诰、徐文泂、耿瑞芝等青年后辈,他们都曾是和詹天佑一起修建京张铁路的工程技术人员,在詹天佑的教诲和帮助下逐渐成长为铁路工程领域的栋梁之材。

撰文的荣庆曾担任清廷学部尚书。詹天佑和同为留学归国人员受赐“文科进士第一”的严复等人受邀担任学部考察留学归国人员的襄试官,荣庆是他们的上级领导。而陆润庠则是清同治末年(1874年)状元,他还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之一,书法造诣很高。世人称赞陆润庠的书法方正光洁,清华朗润,颇得唐楷大家欧阳询、虞世南笔法,又因他本人曾常年担任科考官员,文字结构上讲究匀圆丰满,馆阁气息稍浓,为统治者所赏识。晚年的慈禧太后喜好作画,常命陆润庠等人为之题识。

这幅十二条屏作品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同时也是研究詹天佑生平的重要史料。詹天佑十分珍视这份厚赠,一直妥善保管,并传之后代。1962年,詹天佑的孙子詹同济先生将其捐赠给北京铁路分局青龙桥詹天佑陈列室,1987年入藏詹天佑纪念馆,保存至今。该藏品已被定为一级文物。

关键词:詹天佑,陆润庠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