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认知的伟大地图!
一般而言,古地图最能够显示古人对自己疆域的独特观念,它们是理解古人关于国家疆域及其观念的最重要的资料。古地图有文字记录所缺乏的直观性,凝聚着更直接的空间经验;从古地图入手探讨古人的疆域观念,可以避免文书记录固有的模糊性。《大明混一图》上所反映的广阔地理空间,完全超越了目前我们认知中的明人地理活动范围。姚大力先生对该图两个印度的研究显示,其域外信息所呈现的,不仅仅是中国历代航海发展的卓越成就,也是域外文化通过海陆等各种渠道对中国文化影响的结果,更是明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所获得的世界地理知识思考、整合的结果。
参考文献|
谭其骧:《中国古代地图集》序,《文物》1987年第7期
刘若芳、汪前进:《绘制时间再探讨》,《明史研究》2007年第10辑
朱鉴秋:《<大明混一图>与<毛罗地图>的比较研究》,载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编:《航海——文明之迹》,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哈恩忠:《明洪武年间绘制的<大明混一图>》,《历史档案》2013年03期
成一农:《史话》,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
林梅村:《观沧海:大航海时代诸文明的冲突与交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杨雨蕾:《<大明混一图>的图本性质和绘制目的》,《江海学刊》2019年第2期
姚大力:《<大明混一图>上的两个印度》,《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