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历史影像 >

确定北京建都时间,力保莲花池,每一个北京人都不应该忘记他

他被称为“北京通”,为北京古建筑保护及城市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三个里程碑”理论;呼吁对天安门广场、莲花池、万宁桥、鱼藻池等重要设施的保护建设;确定了北京建都时间……他对北京这座古城有着深厚的感情“知之愈深,爱之弥坚”,他曾说:“我一生都在研究北京。”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侯仁之。谨以此文缅怀先生。

1993年4月23日侯仁之在家中办公

一生研究北京

1931年,侯仁之从山东德州博文中学转至北京通县潞河中学就读,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北京,与北京城的缘分也自此开始。当他在暮色苍茫中随着拥挤的人群走出车站时,巍峨的正阳门和浑厚的城墙蓦然出现在眼前。一瞬之间,他好像忽然感到一种历史的真实。从这时起,一粒饱含生机的种子,就埋在了他的心田之中。

次年,侯仁之考取燕京大学,并获得奖学金,师从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顾颉刚教授。

1936年侯仁之(右)和侯硕之在清华大学

1946年8月,侯仁之经燕大保送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系深造,投师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达比门下,他的博士毕业论文正是《北平历史地理》。学成归国后,他全身心投入将历史地理学引入实践的工作中,把西方现代历史地理学思想和中国传统的沿革地理相互融合改造,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历史地理学。

1947年,侯仁之在利物浦大学

20世纪90年代初,侯仁之提出了“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三个里程碑”理论。

第一个里程碑是北京城的中心建筑紫禁城,距今已有570多年历史,是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北京城规划建设一大艺术杰作,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第二个里程碑是天安门广场的改造,它赋予了具有悠久传统的全城中轴线崭新的意义,在文化上显示着承先启后的特殊意义,即“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第三个里程碑是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突出体现了21世纪首都的新风貌,标志着北京走向国际大都市的时代已经到来。

这既是侯仁之对北京的探索、研究中学术成就的高度升华,也是历史地理研究结合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重大成果。

侯仁之的论文“迎接北京建城3035周年”

1990年,侯仁之通过详尽考证大量历史资料,合理推断,在《迎接北京建城3035周年》一文中提出:“根据研究成果表明,北京建城的时间可以上溯到30个世纪以前,故1990年则是北京建城3035周年。”

他的推断得到学界广泛认可。1995年,为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北京市在宣武区广安门外的滨河公园建起一座“蓟城纪念柱”,并特请侯仁之撰写了《北京建城记》。

侯仁之与北京建城记,碑文为侯仁之所写

保护北京“生命印记”

侯仁之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致力于首都建设服务,对建国后北京的城市建设包括天安门广场、莲花池、万宁桥、鱼藻池等重要设施的建设都作出过重要贡献。他在推进北京旧城的改造、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建设等工作的同时,还保护了北京古城风貌。

北京是一座具有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的古城,多处历史遗迹在北京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凸显着城市的“生命印记”。

莲花池是广安门外的一个水面宽阔的天然湖泊,是金代中都城保存为数不多的重要遗迹之一,1984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侯仁之一直主张莲花池是北京的生命源头,没有莲花池也就没有北京城。

90年代初,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修建北京西站的工作被提上日程。莲花池位置适中,在此修筑新站拆迁量小且地势低洼、地面开阔,便于工程的实施。

在得知政府的拆迁计划后,侯仁之认为这样的设计规划很不合适,尽管莲花池作为水源的作用已经消失,但是抹煞这样一个带有历史印记的遗迹,就是抹煞了北京城的历史。他认为:“绝对不能占用莲花池,莲花池一定要保留下来。”

经过侯仁之一番奔走努力下,北京西站向东挪移了100米,莲花池得以保留。1994年4月,《北京日报》以“再造京门”为题刊登了西客站模型照片,照片中采纳了侯仁之的意见。

图片来源:北京观察

工程建设期间,侯仁之还专门到北京西站楼顶“监工”。他发现原有的莲花池虽然保存下来,但瓦砾成堆,杂草丛生,于是又开始为莲花池的原貌恢复四处奔走。2000年,莲花池公园开园,侯仁之成为开园仪式的“一号嘉宾”。

图片来源:北京观察

万宁桥又称“海子桥”,同样是具有北京“生命印记”的古建筑之一。侯仁之认为,海子桥是元代大都城规划的起点。曾经的海子桥西边有风景秀丽的什刹海,东面有一溪清流。九十年代,海子桥两边的护栏因年久失修而破损,河道干涸,整体建筑被广告牌遮挡。他呼吁整修海子桥,恢复它原有的名字——万宁桥,意在“万世安宁”;把什刹海的水引过万宁桥,恢复万宁桥下这段河道原有的水上景观。

中国“申遗”第一人

1984年,侯仁之到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在与几位专门研究华盛顿城市建设的专家交流时,第一次获知国际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几位专家问他,中国历史悠久,有无数极其珍贵的文化遗址和著名的风景胜地,为什么不加入这个公约,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1984年,侯仁之重返母校利物浦大学宿舍区

这个疑问给了他很大的震动,中国历史文化渊源深厚,完全符合世界遗产的条件。侯仁之认识到事情的重要性,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他立刻起草了一份提案,并征得了阳含熙、郑孝燮、罗哲文3位政协委员的联合签名。

1985年4月,这一提案在第六届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上正式提出,随即被采纳。同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于12月1日获准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之一。

1987年,中国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泰山、长城、秦始皇陵(含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等六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止2018年,我国已有52处文化和自然遗传列入该名录。这些光辉的成就,都源于侯仁之先生当年的远见卓识,实现了他“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理想。

1995年,侯仁之在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左起:李孝聪,俞美尔,尹钧科,韩茂莉,苏天均,侯仁之,唐晓峰,韩光辉,王北辰,武弘麟,辛德勇)

“我不是北京人,可是北京城从我的青年时代起,就已把我引进了一座宏伟瑰丽的科学殿堂。我一直为它深厚的蕴藏和探索不尽的奥秘所吸引着,终于使我对它产生了无限的爱,特别是当我眼看着它从历史的尘埃中卓然兴起,在一个崭新的时代里,使它那悠久而杰出的文化传统重放光芒的时候,我就不仅仅是对它的爱,我情不自禁地要为它欢呼,为它歌唱……”

2013年10月22日,侯仁之在北京友谊医院逝世,享年102岁。

百岁人生,行走天下,守望大地。侯仁之院士之风,如未名湖畔那尊石碑,提醒着后人,爱脚下一方土地,珍视一段历史和过往,不能让一座城市失去记忆……

侯仁之(1911.12-2013.10)

历史地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来源:中国科学家

关键词:侯仁之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