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历史影像 >

黄维垣院士: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课题

1964年,我国原子弹的爆炸成功。这背后离不开科学家们夜以继日的奋斗。其中,有一位科学家为了国家需求放弃了自己热爱并专注了近十年的甾体①化学及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转向硼氢化学②、有机氟化学③和含氟材料领域研究,实现了我国氟化学研究的从无到有,为我国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化学家、中国有机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黄维垣。

图片

黄维垣(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1958年,“两弹一星”工程正式拉开序幕。制造原子弹的原料是铀-235,如何将其从矿石中提炼出来,成为工程面临的重大难题。提炼过程对润滑油要求极高,既需要它有润滑作用,又要防止它在高速摩擦中燃烧。

当时,我国完全不了解如何制备这种润滑油,甚至连它的成分都不清楚。传统的润滑油属于油脂类化合物,易燃且易分解,难以满足国防事业的条件。展开有机氟化学和含氟材料的研究刻不容缓。

润滑油的研发工作首先由石油部开展。由于国内氟化学的研究基础薄弱,经过一番努力,石油部仍没有研制出样品。

图片

1959年,黄维垣在天安门观礼台留影

因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在含氟材料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1960年,含氟润滑油的研制任务转移到上海有机所,命名为“111任务”——寓意这是第一位的、十万火急的任务。黄维垣被任命为“111任务”的负责人,并将研究方向从硼氢化学领域转向氟化学领域。

苏联从中国撤走专家、资料、设备后,为了获得润滑油的样本,中国科学家只能将黏附在原有机器里的润滑油一点点弄出来,作为珍贵的实验样品。拿到样本后,黄维垣利用研究所唯一的一台红外光谱测试仪解析它的结构。

项目成员不熟悉红外光谱的仪器操作以及谱图解析,黄维垣通过上课方式,为大家仔细讲解如何使用,充分发挥红外光谱在执行国防任务中的作用。

图片

1962年,黄维垣与上海有机所的同事在研究所大门前合影(黄维垣为第二排右四)

关键词:黄维垣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