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军事|文史|政务|财经|汽车|文化|娱乐|健康|解梦|游戏|佛教|古诗词|守艺中华|国防军事|军事APP|头条APP

注册登录
  • 约前5000

  • 前1600年

  • 前770年

  • 前202年

  • 266年

  • 581年

  • 907年

  • 1271年

  • 1636年

  • 约前2070

  • 前1046年

  • 前221

  • 220年

  • 420年

  • 618年

  • 960年

  • 1368年

当前位置:文史频道 > 人物库 > 三国历史人物 > 司马懿

司马懿--三国时期魏国大臣,追尊为晋宣帝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出身士族家庭,政治家、军事家。生平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以其功著,封舞阳侯;其子司马昭称王后,追尊为晋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故也称晋高祖、晋宣帝。

在三国这个战争不断的年代中,司马懿在乱世中想做成就一番作为,心系天下百姓“常慨然有忧天下心”,自古英雄出少年,司马懿的才华在少年时代就表露出来了,史书上这样评价“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能知人善任的杨俊也说他将来不凡,如真如此,出任过大都督,太尉,太傅等职,后来,全权掌管朝中大权,死后更被追封为宣王和宣皇帝。不仅司马懿出名,他的儿子司马昭,孙子司马炎更是推翻魏元帝自己称帝。“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懿有什么心?当然是谋反之心,他的孙子司马炎完成了父业。

司马懿相关历史人物

司马懿野史趣闻

更多 +

司马懿临死前连说两个词?吓的司马昭不敢称帝

司马懿一直是个隐忍之士,曹操统一中原时,司马懿不显山不漏水,一直在蛰伏,即使如此,司马懿的才华还是被曹操注意到了,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郭嘉在临死前曾让曹操杀掉司马懿,然而司马懿行事谨慎,一直没有给曹操除掉他的机会,等到曹丕即位后,司马懿开始彰显他的才能,在司马懿的帮助下,魏国国富民强,为以后统一三国打下了基础,曹睿在位时期,司马懿遭到了曹爽等曹氏宗亲的打压,不过司马懿没有展开反击,而是一再容忍,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可以改变司马氏命运的机会。

image.png

公元249年,少主曹芳出皇城祭拜先帝,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一举剿灭曹爽势力,并且控制了曹魏的实际政权,自此之后,曹魏政权落到了司马氏手中。

司马懿死后,朝政大权被司马师和司马昭两人把控,无论是司马师还是司马昭,两人都野心勃勃,尤其是司马昭,在控制了曹魏政权后,可以说为所欲为,然而无论是司马师还是司马昭,他们的一生都没有称帝,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和司马懿临终前的遗言有关,司马懿临死前曾这样交代司马昭:“汝二人善理国政,辅帝平九州,慎之!慎之!”尤其是最后的两个“慎之”,司马懿连续说了两遍,对于司马懿这样一个生性谨慎之人,在临终前说出这样的遗言不难理解,那么司马懿到底让司马昭谨慎什么呢?

image.png

在小编看来,司马懿让司马昭谨慎的地方有二,其一是谨慎做人,这也是司马氏能得到天下的一个主要原因,无论何时都要谨慎做人,切不可大意,其二,司马懿让司马昭谨慎称帝,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多人心仍然向着曹魏,称帝不是时机,因此司马懿才让司马昭谨慎,正因为如此,司马昭在毕生之年都未敢称帝,直到他的儿子司马炎在位时期,才帮助他们完成了统一全国的梦想。

<详细>
2020-07-08 17:23:37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说过三句最经典的话

司马懿是三国之中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人物,他不仅智勇双全,也非常有个性,他不像诸葛亮那样高调,反而非常隐忍,也正是他的隐忍性格才造就了他日后的功勋。司马懿三次装病足以可见性格的坚韧,面对诸葛亮的心有成效,他不为所动,也能看出气度非凡。司马懿说过的经典的话不少。

司马懿

司马懿

1、司马懿曾说过,我在一生遇到的没有敌人,只有朋友。在诸葛亮死后,他尊重两位先生,没有任何不尽之意,并且他将诸葛亮作为一生最大的挚友,虽然两人敌对,但他非常尊敬诸葛亮的才能和人品。无论是敌人还是朋友,司马懿都非常敬重。

2、司马懿曾经对自己的儿子司马昭说过,人要学会向愚蠢的人低头。曹睿死后,曹爽对司马懿非常不满,想要架空司马懿,他的儿子司马昭对此非常气愤,三番五次的向父亲说明,想去讨公道,但司马懿对儿子说,你这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愚蠢的人,你要学会向他们低头,而不是跟他们浪费时间。

3、司马懿还曾说过,人要学会善败。攻打西城时,司马懿臣教训自己的两个儿子打仗并不是要一心要求胜,而是要学会善败,如果失败但却能不受羞辱,这样也算是赢了。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司马懿拥有一个大的人生格局,他不把目光局限于眼前的胜负之分,而是期待日后更大的胜利。

如果把诸葛亮和司马懿共同对比,我虽然敬佩诸葛亮的死而后已,鞠躬尽瘁,但是更喜欢司马懿的人生哲学。

<详细>
2020-07-08 16:33:24

司马懿为何凭一句话便断定诸葛亮活不长了?

首先这件事儿,历史上确实有记载,并不是《三国演义》的小说杜撰。

比如《晋书》里面是这样记载的:

“先是,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许)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

很明显,第二句话才是司马懿做出判断的依据,至于饮食上,咋一看,其实并没有太多毛病。

根据《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史》所记载,古代的一升约等于现在的200毫升。按照1毫升等于1克,1斤等于500克来换算,诸葛亮每日进食3到4升米,约等于如今的1.6斤米。一碗米饭大约2两,一斤大米大约可以煮出5-6碗米饭,1.6斤最少可以煮出9碗米饭,诸葛亮一日三餐,每餐平均食3碗米饭。

按照医学的角度来说,一碗米饭能够产生232大卡的能量,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2200大卡的能量,因此诸葛亮每日的饮食习惯完全没有问题,甚至比一般人进食的量更多。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古代在吃饭这个东西上,完全不是现在这么精确。动不动就数斤肉,几升米的,老将廉颇还顿餐斗米呢,日食三四升,真的不算多,而且古代少副食,主要靠主食充饥,其饭量相对会大于现在。

最重要的一点,那时候吃的是小米,不是大米,其碳水含量相对较低,而且由于烹饪环境所限,加上多是陈年,难以完全消化,所以你必须得多吃点。

所以,诸葛亮当时算吃得少了。

但是,单单了解诸葛亮的饮食情况并不能预测他的寿命长短,毕竟诸葛亮不上马打仗,是文人,吃得少一点也可以理解,除非司马懿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那么司马懿是如何推断出诸葛亮命不久矣的呢?

主要在后面一句:“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

司马懿也是掌兵的,对于这些事儿他很了解。蜀国十万大军,这么多人,一天得多少事儿,如果事必躬亲,一个人不知道得多忙。这么大得工作量,结果还吃得少。这就是“食少事繁”了,身体必定不堪重负。而且在《魏氏春秋》里面,还加了这样四个字“夙兴夜寐”。

使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数升。”宣王曰:“亮将死矣。

image.png

诸葛亮

起得早、睡得晚,休息肯定得不到保障,多半要完!

而且司马懿与诸葛亮之间斗法了七八载,彼此仇恨,彼此敬佩,彼此了解。双方的接触定然不是这一次,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身体状况情报肯定有着诸多调查。司马懿很可能是掌握了诸葛亮一定量的平日里的饮食起居和工作情况,然后具体的评估、分析,才得出诸葛亮命不久矣的结果。

我们不妨假装成司马懿,来分析一下诸葛亮每日所负担的工作量:

诸葛亮在北伐大业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统帅三军、排兵布阵、监管法度、构思战略、分析情况、培养武将、调度军粮、刺探军情等等,可谓是费尽心血,步步为营。

刘备死后,后主刘禅昏庸无能,蜀国的经济民生,完全由诸葛亮一手处理,可以说诸葛亮每日的工作量丝毫不亚于积劳而死的雍正皇帝。刘备死前,为了避免诸葛亮在蜀国一家独大,出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暗中安排了一位诸葛亮的政敌,同协朝政。

诸葛亮的第一大政敌是李严,李严与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在蜀汉政权中与诸葛亮分庭抗礼,并且勾结党羽公开反对北伐政策,在朝堂上大肆批判诸葛亮对刘禅有不臣之心,暗中搜集诸葛亮的把柄,企图将诸葛亮置之死地。

因此,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一方面要和司马懿斗法,另一方面还要与李严周旋。在政治战场和军事战场上,没有成王败寇,只有你死我活,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诸葛亮稍有不慎,便会跌下神坛,被拥入无底深渊,永世不得翻身。

巨大的工作压力加速了人体的老化,沉重的精神压力使诸葛亮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在五丈原一战中,诸葛亮率大军连日前进,长驱百里千里出师讨贼。古代没有现代化的运输设备,诸葛亮只得坐在轮椅之上饮风食尘,蜀国将士们感叹这位五旬老者报答君恩的情怀,纷纷投以性命相随,可以说诸葛亮是蜀军的精神支柱,是蜀军的灵魂。

当司马懿在蜀军的使者口中了解到诸葛亮的饮食情况,和连20棍以上的惩罚都要亲自调查、批示的时候,便知道诸葛亮已经操劳过度,身体消耗过大,以至于食量突然增加,才敢断定诸葛亮已经油尽灯枯,命不久矣。

另一方面,我认为司马懿传播诸葛亮命不久矣的消息,其实是别有用心,乃是攻心之计。

司马懿在与诸葛亮对峙期间高挂免战牌,采取避战不出的战略。一方面是企图拖垮蜀军,因为诸葛亮渴望速战速决,否则一旦粮草被用尽,蜀军则会陷入被动。另一方面是司马懿忌惮诸葛亮的实力,害怕诸葛亮有致胜的妙计,所以勒令魏军不许轻举妄动。

拖垮蜀军虽然是一招妙棋,但是长期避战不出,势必会影响魏军的军心,因此司马懿在魏军中造谣诸葛亮命不久矣的讯息,“畏亮如虎”的魏国军队纷纷士气大振,不得不说司马懿这部棋走的又稳又骚。

当然,一切的猜测都是苍白的,纵然诸葛亮有接近天人的智慧,但芸芸命数早以定,我等蝼蚁岂能逃?不论司马懿是蒙的,还是算的,他都成为了最后的胜者。历史如同一团看不透,悟不懂的乌云,乌云中电闪雷鸣,龙吟虎啸。我们虽然听的过瘾,但却看的糊涂,所以多品味,少较真,悠悠五千年历史,谁又能说的清?

<详细>
2020-07-08 16:30:49

司马懿有多厉害:动动嘴就让关羽的脑袋搬了家

司马懿、吕蒙和关羽,分别是三国时期魏国、吴国和蜀汉的主要谋臣和战将。

如果势均力敌的话,前两人的战斗力是根本无法和关羽相匹敌的。

但是,上天有时候就是那么不公平。

于是,在关羽遇到困难的时候,司马懿动了动嘴,吕蒙动了动手,战神关羽就死在了他们的手中。

话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自封为汉中王,关羽被晋封为前将军。

为了展示自己超强的战斗力,关羽决定请缨攻打由曹仁重兵驻守的樊城,为蜀汉的大业添砖加瓦。

关羽大军压境,樊城战事顿时吃紧,得知前方情况的曹操,立马派大将于禁率领七军前往增援。

然而,天公不作美,连日来秋雨连绵,再加上于禁驻军之地处于低洼地带,以至于让关羽轻而易举地就放水淹了他的全部人马,而且就连主将于禁也都成了关羽的俘虏。

司马懿

司马懿

很快,曹操的另一员大将庞统也成为关羽的刀下鬼。

就在曹操都要为汉献帝迁都别处,以避关羽锋芒的时候,司马懿的一句话让他眼前一亮。

司马懿表示,孙刘两家联盟,只不过是表面上看起来亲近,实际上则矛盾重重,很容易分化、瓦解之。而且,关羽的强大,并不是孙权所愿意看到的。

于是,在司马懿的建议下,曹操暗中成功和孙权达成合作意愿。

就这样,孙权成功收买了和关羽有矛盾的蜀汉将领麋芳等人,断了关羽的后勤。

然后,让吕蒙率领大批生力军对付疲惫的关羽军队——人马疲惫、粮草断绝、兵力短缺,最终关羽死在了吕蒙的手中。

孙权杀死关羽后,为了转移矛盾,把关羽的头颅让人送给了千里之外的曹操,希望蜀汉去找曹操报仇。

曹操得到关羽的首级后,以诸侯礼进行了安葬。

就这样,因为司马懿的一句话,关羽就成了曹操和孙权两人的刀下鬼。

对于关羽之死,可以套用当年项羽临死前的一句话——“天亡我,非战之罪!”

<详细>
2020-07-08 16:29:04

司马懿一生最经典的九句话

导读: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故烈祖明皇帝授以寄讬之任。懿戮力尽节,以宁华夏。这指的就是司马懿。司马懿,这个足智多谋,处事圆滑,善用兵,变化若神,心机深沉,这样的男子,着实让人佩服和喜欢。

司马懿

司马懿

司马懿经典名言:

1、夫将兵者,不战则守,不守则走,不走则逃,不逃则死。

2、(诸葛亮)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3、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

4、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5、为将者,当为国家着想!

6、不求最好,但求满意

7、无悔的选择是好的选择

8、绝不掉入别人准备好的选项里。

9、最好是好的敌人。做事情,没有百分之百的完美,只有百分之百的错误。

大家对司马懿的评价:

1、煽阴风点鬼火,或造谣于接头或策反与密室,惟恐天下不乱,企图乱中夺权,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

3、肃清万里,总齐八荒

<详细>
2020-07-08 16:20:55

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厉害?看看他们的人生高度分别是什么!

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厉害?看看他们的人生高度分别是什么!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国是一个人人尽展其才的时代,有人凭智慧建功立业;有人因武功游走疆场。这又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有人在风浪中折戟消亡,几乎没有丁点浪花;有人却独立鳌头,成为惊艳那个时代的华章。

就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既有关羽、张飞、吕布等绝世猛将,也有诸葛亮、司马懿、郭嘉等奇人智囊。他们为各自的利益集团征战杀伐,出智出力。特别是三国中后期,蜀汉和曹魏的斗争惊心动魄。其中,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斗法更是精彩纷呈。两个当世最杰出的谋士,以魏蜀边境为舞台,同台斗智。

有人说,有一诸葛,就足以使三国照耀后世。还有人说,司马懿敌孔明之智,是非常之人。

于是,有人总在问,他们俩谁更厉害呢?

image.png

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谋士靠眼光和智识吃饭,武将靠勇气和武力吃饭。要对诸葛亮和司马懿分出高下,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二人的早期经历、斗智斗勇,以及晚年结局等方面,我们比较一下诸葛亮和司马懿,看看谁拥有更加精彩和令人称道的人生。

关于诸葛亮最初的状态,相信即使不读三国,也会对“三顾茅庐”这个词语有些印象。诸葛亮因为父亲早丧,便从琅琊郡老家搬到了荆州并在此隐居,并于当地的文人们建立了很友好的关系。等到徐庶依附刘备,便向他推荐了诸葛亮,于是刘备三次拜访,将这样一位大才请进了自己的阵营。

相比起来,司马懿的早期经历就显得更加“无奈”了。他年轻时便以才气知名,于是爱才的曹操当然没有放过他,很快便征辟他为官,但他嫌弃曹操的养祖父是宦官,于是称病推辞。不过,最终曹操还是强行将他带到了朝中。不过,这之后司马懿知道曹操晚年才逐渐有了存在感,而到了曹丕时代,他才可以说是真的得到了重用。

从早期经历的角度看,司马懿成名时年纪更小,但因为不愿被曹操驱使而很晚才崭露头角,而诸葛亮虽然有卧龙的称号,但当时很多人并不认可他的才能。年龄上,司马懿比诸葛亮要大上两岁,但司马懿渐渐得到重用时,诸葛亮已经是蜀汉的重要人物了,常年的治理国家和随同征战使得诸葛亮的内政、军事经验胜过司马懿。

image.png

那时候,司马懿背后是地大物博、经济繁荣的魏国,而诸葛亮背后则是偏安一隅、疲弊不堪的蜀汉。

接下来我们看看他们的交战记录,太和三年(229),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司马懿受命反攻,但因为天降大雨而没能与诸葛亮交锋。直到太和五年(231),二人终于相遇,这次交战的结果在不同史料中各不相同,《晋书》称是司马懿大胜,而《汉晋春秋》则称诸葛亮取得了胜利,真实的情况如今已实难考证。

青龙二年(234),诸葛亮举蜀汉全国之力,率十余万人来攻,司马懿则率兵驻守与之对峙。为了速战速决,诸葛亮数次挑衅司马懿,甚至送他夫人的衣服试图激将,但都没有得到回应。渐渐地,双方进入了长期相持,但不久之后,诸葛亮便因为积劳成疾而去世,司马懿在二者的交手中以逸待劳,并凭借自己守城方的优势“耗死”了诸葛亮。

诸葛亮去世后,被追谥为忠武侯,身后则没有留下什么产业和余财,连葬礼都力求节俭。因其对蜀汉的忠诚,对北伐的毅力、贡献,以及展现出的军事才能,后世将他列入“武庙十哲”,对其十分推崇。

反观司马懿,他在诸葛亮去世后又投入了对辽东的征伐中。随着军功的累积和兵权的把握,他的权力和声望越来越强。这之后,司马懿以及其子司马师、司马昭逐渐的架空了魏国皇室的权力,成为了实际的执政者。最终,晋武帝司马炎篡位,建立了晋朝,并将司马懿追尊为高祖。

诸葛亮的人生停留在为国尽忠的关键时刻。而司马懿的人生停留在篡位立国的节点上。

当然,人生没有永远的胜利者,也不可能有永远的失败者。要说司马懿和诸葛亮谁更厉害,我们觉得司马懿深谙处世之道,最终被追封为帝王,论权谋、机变,他是一个非常之人;而诸葛亮鞠躬尽瘁、为国操劳,治国、理政,他更胜一筹。

<详细>
2020-07-08 16:00:03

从诸葛亮和司马懿几番较量来看 诸葛亮与司马懿谁更厉害?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在刘备死后,出现了魏、蜀两国之间司马懿与诸葛亮的长期对峙。诸葛亮为了完成隆中对策中北伐中原的战略部署,六出祁山,领兵伐魏,双方斗智斗勇,波澜起伏,战况之激烈,智慧之运用,超过了以往三国之间任何一次对峙。两相比较,诸葛亮与司马懿,谁更厉害些?谁是最后的胜利者呢?

诸葛亮在27岁的时候,就被刘备三顾草庐请出山来,辅佐刘备建功立业。而司马懿长期在曹操帐下默默无闻,不显山,不显水,原因是曹操认为司马懿“鹰视狼顾”,不是个安份人,不可付以兵权,时刻提防着他。曹操曾做了个“三马同槽”的梦,怀疑有人要篡位。他只想到马腾父子,却没有想到司马懿父子。不然,凭曹操之精明,断容不下司马懿。曹丕继位后,司马懿破门而出,提出五路伐蜀的主张,虽然五路伐蜀被诸葛亮解破了,司马懿也进入了诸葛亮的视线。诸葛亮听说司马懿自请都督操练雍、凉人马,显得忧心忡忡。他倒不是害怕司马懿,而只是觉得这个人不好对付。司马懿呢?尽管诸葛亮的名声比他大,但自信能对付得了。两个人的心态不一样,如果仅从心理因素上讲,显然司马懿占据上风。但诸葛亮是实干家,从愿望上讲,最好别碰上司马懿这样难缠的对手,但真正碰上了,那也只好面对现实,并且有能力压倒对方。

司马懿

司马懿

经过几次较量,双方渐渐摸清了底细。真正第一次交手是街亭会战。从战役部署上讲,诸葛亮略高司马懿,因为诸葛亮先派人马据守街亭,当司马懿的人马赶到,见街亭有兵把守,司马懿自叹“我不如也”。但是当他发现守街亭的是个庸才,放弃当道,把人马驻扎在山上时,立刻就振奋起来,接连击败蜀汉的街亭守将马谡、高翔、魏延等,并且乘胜追击,迫使诸葛亮演了一出“空城计”。

好险呵,诸葛亮差一点被司马懿活捉!这倒不是诸葛亮无能,而是诸葛亮不识才,派马谡领兵,犯了用人不当的错误。马谡这个人平时显得比较聪明,在诸葛亮身边出了不少主意,有的被诸葛亮采纳了。如诸葛亮南征时,马谡向诸葛亮提出“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议,才有后来的七擒孟获,从而安定了蜀国的后方。但马谡充其量只是个参谋人才,缺少实战经验。他领兵到街亭,放弃当道扎寨,屯兵山上,副将王平反复劝阻:如果对方围山、断水,蜀兵就会不战自乱。他却搬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教条,十分可笑。

自街亭战败以后,诸葛亮就谨慎多了。诸葛与司马,一个是步步紧逼,一个是节节退守。但诸葛亮取得的只是小胜,司马懿也只是小败,并未被打垮。

真正的决战只有一次,就是上方谷之战。

这场战役是诸葛亮精心部署的。目的就是杀死或捉住司马懿,从根本上打垮魏国,完成北伐宏愿。面对诸葛亮的布局,司马懿疑虑重重,虽然极不情愿,最终还是落入诸葛亮的圈套。当周围大火烧起,一切都悔之晚矣,司马懿下马抱着两个儿子放声大哭,一切都结束了。然而天不灭魏,突然天降大雨,司马懿父子死里逃生。诸葛亮在倾盆大雨中被真正击垮了。

诸葛亮

诸葛亮

上方谷之战是魏蜀交战双方的拐点。从此,司马懿再也没有勇气面对诸葛亮,一味坚守不出。诸葛亮给他送去女人的衣服羞辱他,他心中大怒--乃佯笑曰:“孔明视我为妇人耶”。一个男人、一个军队的统帅懦弱到这种程度,可见被打服了。诸葛亮屯兵渭水河畔,虽然采取了“屯田法”,但旷日持久,灯油耗尽,竟一命归天。他是带着满腔的无奈离开这个世界的。司马懿早在上方谷就被吓破了胆。最后,“死诸葛走生仲达”,他的死期也不远了。

综合所述,这场对峙应该说没有胜者。司马懿屡战屡败,以败仗换取时间和空间,最终拖垮了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而单纯从谁更厉害方面讲,诸葛亮无疑高过司马懿。

<详细>
2020-07-08 15:56:02

司马懿和诸葛亮的三次巅峰对决谁输谁赢?

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同时期护主的臣子,那么司马懿和诸葛亮有什么不同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司马懿和诸葛亮。

司马懿,生于179年,是统治者中比较长寿的一个,他的长寿与他大智若愚和平静的心态有关。诸葛亮,生于181年,享年53岁,他在很多方面都很有成就。

两人年纪相仿,但是从忠诚上来比较的话,比诸葛亮还要衷心的人没有几个,为人臣子应当向诸葛亮学习。如果按照现代的企业招聘员工的标准来衡量的话,司马懿这样的人绝对不能用,把他养肥了、翅膀硬了,就会像狼一样咬你一口。司马懿是一代奸臣,这是古今一直以来对他的评价。

如果比较两个人的军事才能的话,我认为是旗鼓相当的。这可以从他们三次的对弈中看出。第一次两军对战,司马懿看出诸葛亮军中缺粮,就从时间上耗诸葛亮。司马懿同时料到诸葛亮会退军,并设下埋伏,并把司马懿的人马打得落荒而逃。第一次对战,两人不分胜负。

第二次对战基于第一次战役隔了三年,司马懿料到诸葛亮会在三年后准备充足粮草进攻,也料到诸葛亮会走五丈原。而诸葛亮看出司马懿不想出战,诸葛亮甚至屡次讥讽司马懿不敢出战。司马懿卡住诸葛亮的进军线路后无论诸葛亮怎么讥讽都不出战,两军对峙于五丈原,直到诸葛亮病死于军中,蜀军才撤退。从以上两个对战可以看出两个人在军事上的才华是不分上下的。

诸葛亮

诸葛亮

司马懿和诸葛亮谁厉害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大智大慧,天文地理求仙问道无所不能无所不会;司马懿阴险狡诈,诡计连连。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司马懿和诸葛亮二人相比,谁更厉害呢?

要比较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孰优孰劣,就先从二人是如何登上历史舞台说起。司马懿先是在曹操手下默默无闻,因为在曹操帐下有郭嘉、荀彧和荀攸等谋士,武有曹洪、曹仁、许褚、张辽、徐晃、于禁等一大票的名将,因此司马懿一直是籍籍无名。再来看诸葛亮,还没出山的时候就已经是名满天下,后来辅佐刘备,虽然刘备已经有了关张赵等大将,但是丝毫没有掩盖住诸葛亮的光辉。

因为曹操手下能人辈出,因此司马懿一直是默默无闻。直到曹操老得快不行了,手下大将谋士等死的也差不多的时候,司马懿才开始崭露头角。而诸葛亮一直作为刘备的得力助手,不但帮助刘备占有三分天下,而且在刘备军中的地位以及名望更高了。后来诸葛亮为了在有生之年统一天下,六出祁山每次都是主动出击,只有第四次才出现被动防守的局面。虽然最后因种种原因北伐都最终失败,但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阵中,诸葛亮取得大部分的胜利。

最后,诸葛亮感觉自己时日不多,因此安排大军后撤,在临死之前,还是用妙计吓走了司马懿。司马懿和诸葛亮谁厉害,通过这些我们应该很清楚了吧。

曹操为什么不用司马懿

司马懿名声远扬,曹操又喜招募有真谋略的人才被自己所用。那么曹操为什么不用司马懿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曹操为什么不用司马懿。

曹操认为司马懿是一头狼,养大了会咬人。曹操连做梦都梦见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不信任是曹操不用司马懿的主要原因,他认为司马懿这个人不甘于臣下,事实证明曹操的看法完全正确,只是没有杀司马懿成了曹操的败笔。

司马懿

司马懿

曹对他的不信任还得从头说起,曹听闻司马懿的名声,想召其进府做事。谁料司马懿装病不去,曹操开始怀疑他在装病。虽然司马懿装得极真,但是曹操从未真正信过。曹操觉得这个人不真也不会忠心。

司马懿始终是曹操的心结,以曹操的性格,得不到的人才即使毁了也不想为别人所用。曹操贵为丞相时再次召司马仲达进府做事,并随附如果仲达不从命就杀了他,司马懿只得领命。曹操虽然不信任他,但是也不希望他辅佐别人与自己作对。而司马懿抱的什么想法,大概只有他自己才清楚。以他的智谋,要逃出曹操的魔爪完全办得到,却为何甘心隐忍半生都没有出头之日呢?

有的人曹不用仲达是想把他留给下一代继承人用,这个解释怕只对了一半。倘若曹操发现司马懿有半点不忠或者表露出丝毫的越位轻垮之举,司马懿难逃一死。我们只能说司马懿装的太好了,曹操没有下手的借口,但是曹是绝对不会用司马懿的。

<详细>
2020-07-08 15:33:03

司马懿到底是怎么死的?熬死曹家三代后司马懿竟是这下场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可以说是诸葛亮的第一对手,狡猾如司马懿,在其漫长的隐忍中,不仅熬死了老对手诸葛亮,还耐心的等待曹操曹丕和曹睿的死亡,并在长期的隐忍中积累了实力,导致最后司马氏成功夺取政权,完成了三国后历史上短暂的统一。这样的一个牛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呢?

要讲到司马懿,当然先要提到的他的生平。

司马懿出生于179年,享年73岁,被孙子追封为宣帝。可见孙子念及爷爷的举世之功,若没有爷爷的辛苦隐忍,怎么会有他们司马家今后所拥有的一切辉煌呢?可能也跟大多数的贵族地主家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消亡。

司马的父亲官衔京兆尹,祖父和曾祖父都是为官之人。司马懿和他的兄弟八人素有司马八达的称号,司马懿是兄弟中最出色、最有才华的一个人。

司马懿29岁才谈及婚配,他的原配张春华小他十岁,是一个非常智勇的女人。司马懿生育9个儿子,个个能文能武,更能在司马懿死后把他的一切发挥的淋漓尽致。司马懿至死都不知道自己会留下千古骂名,更不知道自己会被追封为宣帝。这些都归攻于他平日孜孜不倦地教导他的儿子们,并告诉他们要有远见、要有大志、要随机应变。

司马懿为人小心谨慎,并且注重名节、注重以德服人,这些性格都决定他不可能造反。曹丕死后,朝政大权都落到他的手里,这跟他以德服众是分不开的。满朝文武百官都让他主持大局,就连他儿子后来征吴的时候,首将念及司马懿的德行才放过他的儿子。

司马懿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这些都可以从他留下的名言中看出。他没有错,只怪曹魏气数已尽。

司马懿

司马懿

司马懿怎么死的

大凡奇人异士都有天妒英才的命运,那么一代人臣司马懿怎么死的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司马懿怎么死的。

说到司马仲达的死还要先说世人敬爱的孔明,孔明在五丈原被司马仲达活活气死。后人为孔明愤愤不平,就以此编撰了一个流言。据说孔明知道自己要死,就在死之前日夜用毒水浸泡兵书。因为他知道司马懿有个看书的小习惯,就是翻书的时候习惯用手沾嘴里的唾液。后人为诸葛亮抱不平,盛传这样一个谣言,同时也给死后的诸葛亮抹上了神秘的面纱。

诸葛亮死后距离司马懿的死十多年,司马懿的死于这个传言没有任何的关系。司马懿是病死的,虽然中途有无数人想要杀司马懿,但都被他一一化解。记得在司马懿只有二十多岁的那年,他同村的一个人想杀了司马懿。幸亏被司马懿的好友知道及时通知司马懿,司马懿才幸免于难。

曹操也想杀了司马懿,可是他司马懿太聪明太狡猾了。虽然有不甘于人之下的风骨,但是却处处隐晦、处处附和曹操,从而打消了曹操的疑虑。曹操在世之时,也只是把他搁置一边不于重用。

曹丕也防着司马懿,他把兵权交给司马懿用完之后就马上要回。从这里可以看出曹丕对他的堤防,曹操在世时就一直提醒曹丕小心司马懿,即便是临死前也这么说。曹丕谨记在心,可是谁想到曹丕在曹操死后的第六年就死了。曹丕死后,司马懿就大权在握了,从此再没有人可以左右他或者威胁他的生死,所以他是病死的。

司马懿墓

司马懿不愧为一个思虑周全之人,在他死前还特地交待子孙不要去拜祭他,他把自己埋得很深。司马懿的明智之举让他还安静地躺了一千多年,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司马懿墓。

不准给自己上坟,也不准告诉别人祖先的墓址。这就是古人的智慧,司马懿墓藏得深,他把自己埋得更加隐秘,能历经几千年而不被发现的墓绝无仅有的。活着的时候藏得深,死了把自己埋得更深。我不禁惊叹他的智慧。

据说他的墓是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被发现的,而且还是一个农民下地的时候碰到地里硬物。农民不敢相信自己挖到古墓,但是挖到的石碑上面刻着手持战斧的武将栩栩如生,出于本能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农民几经考虑放弃了发死人财的想法,及时的把这个发现通知县里。

洛阳蔡庄这个墓的刚开始发现的石碑上的人物形象,被怀疑没有什么大的价值。但是随着挖掘的深入,墓的规模之宏大,毫不逊色于帝王墓。消息传出,由刚开始的几个专家发展到一群知名的考古专家都过来探究墓的主人是谁。

墓内有大量的防盗设施,这也是该墓历经千年没人敢盗的原因之一。墓中的陪葬品与墓碑上刻着的主人的名字一点都不匹配。至今仍未弄清为什么司马仲达中会被雕刻成这个武将的形象。武将跟文官的差别实在太大了,不过所幸的是墓完好,里面的文物也完好。

司马懿是忠臣吗

司马懿是不是忠臣,一直很有争议。很多人觉得司马懿就是篡夺曹魏皇权的乱臣贼子。不过就正史记载来看,司马懿并没有篡夺曹家天下,一直以臣居之,真正的篡位要到他孙子司马炎才算。

但是文学作品中认为司马懿就是篡位了,他一直对魏心怀不轨,曹操在世时候,司马懿没机会,曹操死了,他就活跃起来。其实大多数人关注的是他对曹爽的做法,曹爽一党被他铲除,大家就认为司马懿要反,不过他跟曹爽同为辅政大臣,曹爽本也排挤司马懿,司马懿铲除异己实属正常。曹爽被铲除,也和曹爽自己有关系,他功高震主,自己成天用皇帝的规制来生活,一切东西都跟皇帝一个标准,这样的人,司马懿除了他从另一个层面说,也属于清君侧。最起码在司马懿的一生中,曹芳一直是魏主,这并不曾改变。

司马懿一生都在为曹家做事。对外,他击退吴国入侵,阻止诸葛亮北伐,征讨东北,对内他兴修水利,屯田,炼铁等等,可以看出司马懿为曹家做了很多事,这些都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可以说他尽到一个辅政大臣的职责,兢兢业业。但是,我们也可以纵观司马懿一生,此人心机也很深,当年曹操去找他出山他装病,曹操二次去探他还躺着。说明他的眼光并不短浅,从这一点来说,司马懿也许是在为子孙后代打好基础。不过单单就司马懿的生平来说,他也算得上是曹魏王朝的一位忠臣了。

<详细>
2020-07-08 15:05:32

司马懿是怎么死的?真的是因为司马懿有这个不良习惯吗?

大军师司马懿是怎么死的?历史上对于这个问题可谓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诸葛亮抓住了司马懿一个个小小的习惯,用计将其毒死。那么司马懿的死是因为他的什么习惯呢?

司马懿(剧照)

司马懿(剧照)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政治家、军事家。一生屡屡抵抗蜀汉的诸葛亮北伐军,坚守疆土。而后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掌握了曹魏的政权。

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后,追尊为舞阳文宣侯;次子司马昭称王后,追尊为晋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故也称晋高祖、晋宣帝。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逝,享年73岁。承其遗愿,辞让郡公和殊礼,不树不坟,不设明器,葬于首阳山。谥文贞,后改文宣。265年,司马懿孙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追尊司马懿为高祖宣帝。

人们因为诸葛亮死在他手里,夺了曹魏的大权,认定他是个大奸贼,所以后来就流传这样故事:诸葛亮死后,司马得到了诸葛亮的兵法,并高兴的翻阅起来.但是诸葛亮早就料到司马行动,并且知道司马有翻书舔手指的习惯,于是在死前与兵书上涂了毒药,于是有了死诸葛毒死活司马的民间传说。

太和五年,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开始主持对蜀的战争。青龙二年(234年)二月,蜀丞相诸葛亮率军10万出斜谷攻魏,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水筑垒阻击。两军对峙。

五月,吴军10万三路攻魏,以配合蜀军作战。魏明帝派秦郎率2万人援司马懿,自率主力反攻吴军。七月,吴军撤走。八月,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持百余日。诸葛亮当月病故于五丈原军中,蜀军撤走。

嘉平三年(251年)六月,司马懿病(另一说法为司马懿是被箭射死的),夜间常梦见贾逵、王凌为崇。八月,司马懿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当年九月,司马懿被葬于河阴,谥文贞,后改为文宣。晋武帝受魏禅,给司马懿上尊号为宣皇帝,称其陵墓为高原,庙号高祖。

如果从纯功利的角度讲,司马懿的才能是要远远大于诸葛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可以从当年二人在渭水前线打的一仗看出来。我们都知道,在战场上没有什么公理法则,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最终打败了敌人,就是胜利者,而胜利者是不受责备的。

当年诸葛亮伐曹操受到司马懿的阻击后,一筹莫展,无计可施,说得难听一点已经是黔驴技穷了。而反观司马懿,却处之泰然,游刃有余。

诸葛亮被司马懿拖一个半死,实在没有办法,竟然想到要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女人的衣服来刺激他,这也太小儿科了,古今中外哪有这么用兵的?而从战争的结局来看,二人的高下就更加明显了。诸葛亮打不过司马懿,气得不行,于是秋风五丈原,连翻盘的本钱都丢掉了。

<详细>
2020-07-08 14:57:27

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 曹睿为什么能说服司马懿不篡位

司马懿鹰视狼顾,傲上弄权。很多人都认为他心有异志。但是司马懿终其一生,也没有夺权篡位。甚至在临终之际,还谆谆告诫两个儿子不可轻举妄动,以免玷辱他的清名。受此约束,他的小儿子尽管“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在有生之年也还是没敢夺权篡位。这是为什么呢?

曹睿为什么能说服司马懿尽忠曹魏不起异心——示范效应

曹丕一直非常信任司马懿,在他篡汉立魏的过程中,司马懿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曹丕死后,将皇位传给了儿子曹睿,司马懿也一如既往地得到了重用,最后他官升至太傅,位极人臣。这时候,对司马懿的负面议论开始出现,很多人认为他功高震主,有谋逆之心。曹睿是个英明之主,如果他在世,足以制住司马懿。但可惜英年早逝,只活了三十六岁。临终之前,曹睿不得不对江山的稳固性加以考虑。

曹睿的儿子曹芳只有八岁,如果不妥善解决好司马懿的忠诚问题,曹芳根本没法掌控全局。大权必然旁落。

那么,曹睿该怎样才能说服司马懿尽力效忠不起异心呢?

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 曹睿为什么能说服司马懿不篡位

刘备在临终托孤的时候,运用的是“理由不足效应”(详见《刘备为什么能说服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文)。曹睿面临着和刘备同样的问题,但曹睿使用的说服策略和刘备的不一样。他非常幸运,用不着像刘备那样费事,因为刘备已经帮助他树立了一个非常典范的榜样。

这个榜样就是诸葛亮。曹睿托孤的时候,诸葛亮已经殒命五丈原,用生命实现了他对刘备许下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承诺。

曹睿所要做的就是把诸葛亮当成一个标签,示范给司马懿看。司马懿和诸葛亮是旗鼓相当的对手,两人在各自政权里的职位、地位也大致相当。而且,诸葛亮已经盖棺论定,这个“拟人化的标签”的内涵已经凝固,不可能发生相反方向的变化了。所以,用“诸葛亮标签”来约束司马懿就再恰当不过了。

这是标签的拟人化,也是标签约束的延伸效应。

我们来看看曹睿和司马懿的对话。曹睿说:“当年刘备在白帝城病危,把幼主刘禅托孤给诸葛亮。诸葛亮因此竭尽忠诚,至死方休。一个偏僻之邦,尚且能够做到这样。何况我们中国(意为中央之国,指曹睿自己执掌的魏国)呢?太尉你和一般旧臣,也应该效仿伊尹、周公,竭力辅佐幼主,这才是宗庙之幸啊!”

曹睿的说服相当见功力。他不但用忠诚报主的诸葛亮做标签,还搬出了历史上同样被视为忠诚化身的伊尹、周公做标签,以此来给司马懿一个强化的示范作用,让司马懿必须按照这几个典型的“拟人化标签”的价值内涵行事,不得逾越。

而且,曹睿还用偏邦蜀国和自己的中原大国做了一个对比,意在进一步强化司马懿对忠诚的认知。每个人都会在意社会或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每个人也都有自视过高的倾向。一个身处偏邦的诸葛亮都能做到这样,你司马懿身为堂堂大国的太傅,难道就不能做到吗?司马懿一直以诸葛亮为对手,两人在多方面展开比拼,不相上下,互有胜负。司马懿当然也不想在“忠诚度”上输给诸葛亮。

曹睿的“示范作用”说服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司马懿当即顿首流涕,表示自己必当忠心辅佐。

曹睿死后,司马懿果然把持了朝政,清除异己,大权独揽,但始终没有越过篡位这条界限。而且,在他临死之前,还把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叫到床前,留下遗言说:“我为魏国效忠多年,官至太傅,位极人臣。别人都说我有异志,想要篡魏自立,我哪里敢这样做呢?我死之后,你们两人,也要好好侍奉主上,绝对不要有别的想法,玷辱了我的清白名声。如果你们违背了我的遗言,就是大不孝之人!”

说实话,司马懿眼见幼主曹芳孱弱无能,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异心?他临死之前之所以要着重吩咐儿子不要有篡位的念头,正好说明了这种想法早已经在司马家成为公开的秘密了。司马懿之所以自己不敢篡位,同时还以“孝”为标签来制约儿子们的行为,主要要归功于曹睿临终托孤时的这一番说服。当然,后来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还是篡夺了曹魏的皇位。但这时距离曹睿之于司马懿的说服已经过了很长时间,说服的效力也就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了。

<详细>
2020-07-08 14:49:06

熬死曹魏三代皇帝和诸葛亮的司马懿是怎么死的?

司马懿出生于179年,享年73岁,被孙子追封为宣帝。可见孙子念及爷爷的举世之功,若没有爷爷的辛苦隐忍,怎么会有他们司马家今后所拥有的一切辉煌呢?可能也跟大多数的贵族地主家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消亡。

司马的父亲官衔京兆尹,祖父和曾祖父都是为官之人。司马懿和他的兄弟八人素有司马八达的称号,司马懿是兄弟中最出色、最有才华的一个人。

司马懿29岁才谈及婚配,他的原配张春华小他十岁,是一个非常智勇的女人。司马懿生育9个儿子,个个能文能武,更能在司马懿死后把他的一切发挥的淋漓尽致。司马懿至死都不知道自己会留下千古骂名,更不知道自己会被追封为宣帝。这些都归攻于他平日孜孜不倦地教导他的儿子们,并告诉他们要有远见、要有大志、要随机应变。

司马懿为人小心谨慎,并且注重名节、注重以德服人,这些性格都决定他不可能造反。曹丕死后,朝政大权都落到他的手里,这跟他以德服众是分不开的。满朝文武百官都让他主持大局,就连他儿子后来征吴的时候,首将念及司马懿的德行才放过他的儿子。

司马懿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这些都可以从他留下的名言中看出。他没有错,只怪曹魏气数已尽。

司马懿是怎么死的?隐忍一生熬死曹魏三代皇帝

司马懿是怎么死的?隐忍一生熬死曹魏三代皇帝

司马懿熬死诸葛亮

在与诸葛亮的对决中,司马懿几乎始终处于下风。最后司马懿干脆当起缩头乌龟,躲起来不和你玩了。诸葛亮气得送女人衣服嘲讽他,可人家偏偏不在乎,临了还对使者说诸葛亮“食少事烦,岂能久乎”。无奈天妒英才,诸葛亮只活了区区54岁就病死在五丈原。司马懿别的比不上诸葛亮,但是人家活了整整73岁,他比诸葛亮小2岁,却比诸葛亮晚死了17年。

说起来,司马氏能得天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司马懿活得足够长。

司马懿先是跟着曹操混,曹操是三国首屈一指的枭雄,把司马懿压得死死的,司马懿只有乖乖跟着跑腿的分儿,哪敢有什么非分之想。

司马懿怎么死的

大凡奇人异士都有天妒英才的命运,那么一代人臣司马懿怎么死的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司马懿怎么死的。

说到司马仲达的死还要先说世人敬爱的孔明,孔明在五丈原被司马仲达活活气死。后人为孔明愤愤不平,就以此编撰了一个流言。据说孔明知道自己要死,就在死之前日夜用毒水浸泡兵书。因为他知道司马懿有个看书的小习惯,就是翻书的时候习惯用手沾嘴里的唾液。后人为诸葛亮抱不平,盛传这样一个谣言,同时也给死后的诸葛亮抹上了神秘的面纱。

诸葛亮死后距离司马懿的死十多年,司马懿的死于这个传言没有任何的关系。司马懿是病死的,虽然中途有无数人想要杀司马懿,但都被他一一化解。记得在司马懿只有二十多岁的那年,他同村的一个人想杀了司马懿。幸亏被司马懿的好友知道及时通知司马懿,司马懿才幸免于难。

曹操也想杀了司马懿,可是他司马懿太聪明太狡猾了。虽然有不甘于人之下的风骨,但是却处处隐晦、处处附和曹操,从而打消了曹操的疑虑。曹操在世之时,也只是把他搁置一边不于重用。

司马懿是怎么死的,在上方谷差点被烧死

曹丕也防着司马懿,他把兵权交给司马懿用完之后就马上要回。从这里可以看出曹丕对他的堤防,曹操在世时就一直提醒曹丕小心司马懿,即便是临死前也这么说。曹丕谨记在心,可是谁想到曹丕在曹操死后的第六年就死了。曹丕死后,司马懿就大权在握了,从此再没有人可以左右他或者威胁他的生死,所以他是病死的。

司马懿不愧为一个思虑周全之人,在他死前还特地交待子孙不要去拜祭他,他把自己埋得很深。司马懿的明智之举让他还安静地躺了一千多年,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司马懿墓。

不准给自己上坟,也不准告诉别人祖先的墓址。这就是古人的智慧,司马懿墓藏得深,他把自己埋得更加隐秘,能历经几千年而不被发现的墓绝无仅有的。活着的时候藏得深,死了把自己埋得更深。我不禁惊叹他的智慧。

据说他的墓是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被发现的,而且还是一个农民下地的时候碰到地里硬物。农民不敢相信自己挖到古墓,但是挖到的石碑上面刻着手持战斧的武将栩栩如生,出于本能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农民几经考虑放弃了发死人财的想法,及时的把这个发现通知县里。

洛阳蔡庄这个墓的刚开始发现的石碑上的人物形象,被怀疑没有什么大的价值。但是随着挖掘的深入,墓的规模之宏大,毫不逊色于帝王墓。消息传出,由刚开始的几个专家发展到一群知名的考古专家都过来探究墓的主人是谁。

墓内有大量的防盗设施,这也是该墓历经千年没人敢盗的原因之一。墓中的陪葬品与墓碑上刻着的主人的名字一点都不匹配。至今仍未弄清为什么司马仲达中会被雕刻成这个武将的形象。武将跟文官的差别实在太大了,不过所幸的是墓完好,里面的文物也完好。

司马懿是忠臣吗

司马懿是不是忠臣,一直很有争议。很多人觉得司马懿就是篡夺曹魏皇权的乱臣贼子。不过就正史记载来看,司马懿并没有篡夺曹家天下,一直以臣居之,真正的篡位要到他孙子司马炎才算。

但是文学作品中认为司马懿就是篡位了,他一直对魏心怀不轨,曹操在世时候,司马懿没机会,曹操死了,他就活跃起来。其实大多数人关注的是他对曹爽的做法,曹爽一党被他铲除,大家就认为司马懿要反,不过他跟曹爽同为辅政大臣,曹爽本也排挤司马懿,司马懿铲除异己实属正常。曹爽被铲除,也和曹爽自己有关系,他功高震主,自己成天用皇帝的规制来生活,一切东西都跟皇帝一个标准,这样的人,司马懿除了他从另一个层面说,也属于清君侧。最起码在司马懿的一生中,曹芳一直是魏主,这并不曾改变。

司马懿一生都在为曹家做事。对外,他击退吴国入侵,阻止诸葛亮北伐,征讨东北,对内他兴修水利,屯田,炼铁等等,可以看出司马懿为曹家做了很多事,这些都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可以说他尽到一个辅政大臣的职责,兢兢业业。但是,我们也可以纵观司马懿一生,此人心机也很深,当年曹操去找他出山他装病,曹操二次去探他还躺着。说明他的眼光并不短浅,从这一点来说,司马懿也许是在为子孙后代打好基础。不过单单就司马懿的生平来说,他也算得上是曹魏王朝的一位忠臣了。

司马懿熬死曹魏三代皇帝

等司马懿把曹操熬死了,又换上个曹丕,曹丕可能比不上他老爸,但是也算得上一代英主。他重视文教,修复洛阳,营建五都,与民休息,果断称帝,结束汉朝四百年统治,开创士族政治之先河。如果多给曹丕二三十年时间,他在司马懿等一帮牛人的辅佐下,未必不能一统天下。在曹丕手下,司马懿继续乖乖地跑腿干活,不敢有啥非分之想。可惜,曹丕也没熬过司马懿,39岁就死了。

曹丕死了,他儿子曹睿也不是个窝囊废。曹睿刚刚继位,蜀汉丞相诸葛亮便率军北伐曹魏,南安、天水、安定三郡都叛魏投蜀,一时震动关中,曹睿急忙亲自率军西镇长安,派大将张郃率军阻止诸葛亮。张郃在街亭击败蜀将马谡,诸葛亮被迫退兵。此后刘氏集团多次北伐,均被曹魏击败,这里面,司马懿的出色表现不能抹杀曹睿的功劳,就如同赤壁之战周瑜的出色表现不能抹杀孙权一样。面对这么一个主子,司马懿也不敢有啥非分之想。然而曹睿也是一个短命皇帝,还不如他老爸,仅仅活了34岁,又被司马懿给熬死了。

曹睿死,即位的是年仅8岁的曹芳,这个时候,曹氏政权最后被老而成精的司马懿夺取,就是难免的结局了。

就这样,司马懿靠着命长,生生熬死了所有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最终夺取了曹魏政权。

由此可见,健康很重要啊,所以我郑重建议大家:争不过对手的时候,就去锻炼身体吧。

<详细>
2020-07-08 14:33:18

真实的司马懿 五十年都没有造反 为什么最后却下手

image.png

五十年忠臣司马懿

有很多研究三国的学者都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来形容司马懿谋夺了曹操家的江山,司马懿的一生可以说是用五十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是个忠臣,临老快死了成为了一个反贼,司马懿是真的想造反吗?司马懿为什么要造反?

image.png

司马懿装病不出山

很多品读三国的人都认为司马懿是曹魏的不稳定因素,甚至觉得曹操一开始就防着司马懿,有好几次想杀司马懿真的是这样吗?书生认为没有必要,司马懿29岁出山,当然诸葛亮是被“三顾茅庐”,司马懿是被曹操给强迫出来当官的,但是曹操当丞相和魏王的时候,对司马懿根本没有重用,既然没有重用又何必防着司马懿,而且曹操之所以要司马懿出来当官,是因为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需要士族门阀的支持,恰好司马家是一个传承千年的士族门阀,曹操是这样打算的,连司马家最杰出的人才司马懿支持我当丞相,在我手下干活,其他士族门阀还敢反对我吗?

image.png

司马懿帮助曹丕夺太子位

即如此曹操能想到借力,曹丕也能想到呀,于是司马懿就鼎力支持曹丕当魏王,甚至曹丕取代汉献帝这司马家也是出力的,因为此时东汉王朝的三大支柱:外戚、宦官、士族,就剩下士族了,传承千年的司马家可以说是门生故吏满天下,当然士族的代言人之一陈群献给曹丕的“九品中正制”以士族门阀子弟能世世代代为官的利益,才是士族支持曹丕称帝的主因。

image.png

魏文帝曹丕

曹丕能力比曹操差一截不说,人也是一个短命鬼,不得已只能把儿子曹睿托孤给司马懿,很多人都说诸葛亮是千古大忠臣呀,刘备托孤时说:“若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可是司马懿也没取代曹睿呀也很尽心尽力辅佐曹睿,当然此时大将军曹真还坐镇着,司马懿也不敢动不是,可是曹睿的寿命也不长,而且曹睿还托孤司马懿辅佐魏哀帝曹芳,有史料称这曹芳不是曹睿的儿子可能是曹彰的后代,不知道是真是假。但由此可见曹睿还是认为司马懿很忠心的,毕竟也算三朝老臣了,而且司马懿在曹睿当皇帝时可谓功勋卓著,司马懿和曹真两人多次阻挡了蜀汉的北伐大军。


大都督司马懿

纵观司马懿的一生,自出山后历经曹家四代君王,一直到高平陵政变司马懿都表现的是一位忠君爱国的忠臣,可是司马懿还是反了,后代人都说司马懿早有预谋,狼子野心,书生不那么认为,司马懿不管是出山还是造反其实都是被迫的,魏明帝曹睿任命曹爽和司马懿为托孤大臣,本来是左右平衡之术,可是随着政治斗争的较量,司马懿已经不能代表个人了,这已经演变为外戚和士族的斗争,曹操都奈何不了庞大的士族,曹爽这个草包就不用说了,估计司马懿就算不想反想青史留名,也不得不反了因为自己代表的是整个士族的利益,而且大家没有发现司马懿造反后曹魏的政权很平稳的过渡了吗,江山就在眼前,司马懿不取,其他士族门阀也会来取的。司马懿造反后两年就死了,此后被其子司马昭称王后,追尊为晋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故也称晋高祖、晋宣帝。可后来人是这么评价司马懿的:将帅之才奸雄之志,得政专权见利忘义!

29岁的司马懿

司马懿是不是真的从一开始就想谋夺天下,不知道或许司马懿也像曹操一样野心是一点一点大起来的,五十年的时间太久了,司马懿最后会造反也没得选择,司马家已经在自己手中走向了巅峰,退一步就是爬的越高摔的越狠进一步就只能造反了,书生个人见解司马懿不反也得反。很多人都大骂司马懿是乱臣贼子,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分忠奸,封建王朝已经不存在了,皇帝从姓刘换到姓曹都可以,凭什么不可以姓司马,换个角度看司马懿,大家可能会觉得司马懿是一个好父亲!好家主!

<详细>
2020-07-08 14:23:08

为什么司马懿如此聪明 而他的后代却一代不如一代

司马懿,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隐忍半辈子,先是熬死了一代枭雄曹操,接着熬死了曹丕,曹叡,曹家三代英明皇帝,可惜除了曹操长寿其它的都短命,便宜了隐忍多年的司马懿,司马懿一直活动七十二岁,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真算是长寿了。

直到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开始夺权,成为曹魏最大权臣,可谓是权倾朝野,从司马懿忍辱负重硬是熬死了曹魏三代英主再到最后夺权,可见司马懿是多聪明的人?可就是这么一个聪明的人,为何他的后代一代不如一代呢?也可能司马懿把后代的智商都用完了吧!让我们来看看司马懿的后代都是什么样的。

司马懿的九个儿子,三个被后世追尊为帝王,晋景帝司马师,张春华所生。司马炎建晋后追尊为晋景帝。晋文帝司马昭,张春华所生。曹魏时任相国,封晋王。儿子司马炎代魏立晋后追尊为晋文帝。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大家熟知的成语,而司马昭就是司马懿的次子,司马昭是三国时魏臣,继其父及其兄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势力权倾朝野,其篡位野心人尽皆知。其党羽曾刺死魏帝曹髦。其子司马炎后来篡魏自立。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其实司马炎也是很有头脑,不然他也不敢称帝。

司马懿

司马懿

司马炎立傻瓜儿子司马衷为帝

入选当今历史课本的一个例子就是讲的司马衷的,不少帝王奋斗一生都不能进入如今的历史课本,司马衷因为自己“白痴”而荣幸入选,司马衷在宫中,听到侍从说有的地方没有粮食吃,饿死不少人。他很不理解地问:没有粮食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这是他最为经典的故事,也成了衡量是否白痴的标准。

晋怀帝司马炽,晋武帝第二十五子(306-312)年在位,在位6年。司马炽继承了惠帝的烂摊子,并无雄才大略。312年,匈奴军进攻洛阳,晋怀帝被俘,次年被杀。时年30岁。

晋愍帝司马邺(300-317)晋武帝孙,吴孝王司马晏的儿子。司马邺即位时才13岁,由琅邪王司马睿,南阳王司马保辅政。匈奴刘曜进攻长安,愍帝投降,受尽侮辱,317年被杀,时年18岁。帝王世系。由此可见,聪明绝顶的司马懿的后代是一代不如一代,最终晋王朝灭亡。

<详细>
2020-07-06 13:35:52

司马懿被追封为皇帝,为何没有子孙给他扫墓,原因实在离谱

三国时代的司马懿才华横溢,他是三国的终结者,也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他一生的对手是诸葛亮,从某种角度来说,他击败了诸葛亮,不过后人对他的评价远不如诸葛亮高,因为诸葛亮忠心于国家,而司马懿却是乱臣贼子。

image.png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并没有谁谁好谁坏,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司马懿的优势在于熬,他先后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任君主,等到八岁的曹芳继位时,只有曹爽一个人跟他抗衡,因为其他的政敌都被他熬死了。

然而曹爽距离他爹曹真相差太远,司马懿轻轻松松就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多了曹氏的权力,从此成为曹魏集团的实际掌权人,不过司马懿跟曹操一样,十分聪明且谨慎,当年曹操架空汉献帝时,也没有立马登基称帝,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司马懿也一样。

image.png

司马懿终其一生都没有称帝,等到他的儿子司马昭也没有称帝,真正称帝的是他的孙子司马炎,公元265年,司马炎称帝了,他封爷爷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从这个角度来说,司马懿也算是皇帝了,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他死后竟没有子孙去扫墓。

原来这是司马懿自己的意思,因为当初他发动高平陵之变时,就是在曹芳、曹爽去祭祀祖宗的途中,可见古人对祭祀祖先很看重,而这一路上很可能被别人伏击,甚至是暗算,司马懿用过这一招,所以他害怕自己的子孙给自己上坟时,也会在途中遭遇暗算。

image.png

司马懿为了保险起见,他临终前就曾留下遗言,表示"子弟群官,皆不得谒陵",也就是说自己的子孙后裔文武百官,都不能给自己去上坟,所以司马懿尽管被追封为皇帝,可他死后肯定是孤单了,因为没人给他上坟,没人祭祀他。

在这个方面来说,诸葛亮就比司马懿强得多了,如今诸葛亮的祠堂庙宇全国各地都有,到处都有人祭祀诸葛亮,而司马懿却人祭祀,这两位老对手在地下有知的话,恐怕司马懿要甘拜下风了,你觉得呢?

<详细>
2020-07-06 13:35:52

司马懿怎么死的?司马懿是被诸葛亮设计毒死的吗?

导读: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睿死,太子齐王曹芳继位,司马懿、曹爽辅政。曹睿临死前向司马懿托孤,此后大将军曹爽下了司马懿的兵权。司马懿诈病,使曹爽失去警惕。249年(嘉平元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出城祭祖时,在城中发动兵变,半天时间就占领了洛阳。魏主曹芳只得依司马懿召曹爽回城,司马懿诛灭了曹爽三族,魏国政权全归司马氏。

公元251年(嘉平三年)八月,司马懿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其子司马师、司马昭辅政。公元265年,其孙司马炎以晋代魏,追尊司马懿为“宣帝”。

司马懿病死前两月,常有噩梦。据《晋书·宣帝本纪》记载:魏嘉平三年(汉延熙十四年,高句丽中川王四年,吴太元元年,251年)六月,司马懿“寝疾,梦贾逵、王凌为祟,甚恶之。秋八月戊寅,崩于京师,时年七十三”。

后来人们因为诸葛亮死在他手里,夺了曹魏的大权,认定他是个大奸贼,所以后来就流传这样故事:诸葛亮死后,司马得到了诸葛亮的兵法,并高兴的翻阅起来.但是诸葛亮早就料到司马行动,并且知道司马有翻书舔手指的习惯,于是在死前与兵书上涂了毒药,于是有了死诸葛都死活司马的民间传说。

司马懿

司马懿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懿为晋宣帝。

个人年表

公元179年出生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薄等职。

建安二十年(215年),随曹操征讨张鲁。

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进封魏王后,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不久,转为丞相军司马。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司马懿管理丧葬诸事。同年,曹丕即魏王位,司马懿受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次子司马昭同年,曹丕登皇帝位,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

黄初二年(221年),免去督军官职,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黄初三年(222年),和黄初五年(224年),曹丕两次伐吴,都以司马懿镇守许昌,并改封司马懿为向乡侯。

黄初六年(225年)春二月,转任抚军大将军、假节,领兵五千,加给事中、录尚书事。

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去世,令司马懿与曹真、陈群、曹休为辅政大臣。八月,孙权出兵攻魏。司马懿击败诸葛瑾,并斩杀吴将张霸,斩首千余级。十二月,升任骠骑将军。

太和元年(227年)六月,明帝命司马懿驻扎宛城,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

太和二年(228年)正月,司马懿擒斩孟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

太和四年(230年),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大司马曹真一起伐蜀。八月,司马懿从西城沿沔水直达朐腮,克新丰县,驻军丹口,后遇雨班师。

太和四年(230),上表倡议建立上邦军屯。

太和五年,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开始主持对蜀的战争。青龙二年(234年)二月,蜀丞相诸葛亮率军10万出斜谷攻魏,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水筑垒阻击。两军对峙。五月,吴军10万三路攻魏,以配合蜀军作战。魏明帝派秦郎率2万人援司马懿,自率主力反攻吴军。七月,吴军撤走。八月,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持百余日。诸葛亮当月病故于五丈原军中,蜀军撤走。

青龙三年(235年),司马懿升任太尉。

景初二年(238年)正月,司马懿率牛金、胡遵等步骑四万征公孙渊,破襄平。屠戮七千多人筑京观。

景初三年(239年)正月,司马懿与曹爽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少主曹芳。司马懿任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和曹爽共执朝政。

正始二年(241年)四月,孙权攻魏,六月,司马懿统军增援,吴军退。与邓艾筹划在淮南淮北创建军屯。七月,增司马懿食郾、临颍,前后共四县,食邑万户,子弟十一人皆为列侯。正始四年(243年)九月,司马懿在率军征吴。

正始八年(247年),五月,司马懿伪装生病,不问政事。

嘉平元年(249年)春正月,司马懿杀曹爽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扬、毕轨、李胜、桓范等,并灭三族。

嘉平三年(251年)四月率军讨伐王凌。

嘉平三年(251年)八月,司马懿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嘉平三年(251年)六月,司马懿病(另一说法为司马懿是被箭射死的),夜间常梦见贾逵、王凌为崇。八月,司马懿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当年九月,司马懿被葬于河阴,谥文贞,后改为文宣。晋武帝受魏禅,给司马懿上尊号为宣皇帝,称其陵墓为高原,庙号高祖。

<详细>
2020-07-06 13:35:52

司马懿是三国笑到最后的人,为什么后世对他的评价并不高?

司马懿是三国笑到最后的人,为什么后世对他的评价并不高?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说到司马懿,人们说他的取得成功,由于他命长,能熬。

司马懿可以说是三国手游首位能熬的人,由于他不但熬去世了敌人三国诸葛亮,还熬去世了同是顾命重臣的曹真、曹休、陈群等,乃至还熬去世了三国曹操、曹丕、曹叡祖孙几辈,由于挺过群星璀璨的三国手游早期,把跟他同排位的人都熬去世了,剩余一大群平凡的竞争者,轻轻松松的KO,笑来到最终。

image.png

但是,命长就能获得胜利吗?

三国手游最命长的,但是来敏、士燮、廖化,及其司马懿侄子司马孚这种人。但论起贡献,她们都跟司马懿差得远了。

一、三国笑到最后之人。

世人总是伴随着哭声来到这个世界,却少有可以笑着离开这个世界的。

刘备跑了一辈子,追了一辈子,也哭了一辈子,终于哭出了江山,却在欲笑还哭之中离世;

孙权很想笑,可有时候要看曹魏的脸色,有时候又要看蜀汉的脸色,在尴尬的陪笑中过完一生;

曹操败也笑,成也笑,窘也笑,迫也笑,就是没能够笑到最后;

司马懿是笑到了最后,可惜却笑得不够长久。

在司马家笑声的背后,是他皇儿皇孙们一声声无奈的叹息与悲泣。

西晋传四帝,国祚五十一年,可实际在第二代皇帝司马衷这里就基本名存实亡了;东晋衣冠渡江,偏安南方,苟延残喘100年,明面上是司马家族做皇帝,实际政权多由王谢庾桓四大士族把持,内乱频生,外战连年。

世道轮回,两晋皇帝大多逃不过或被架空或被废除或被戕毒的命运。跟一开始司马懿一家给曹魏家末世皇帝们带来的命运没什么两样。

皇帝的命途多舛,王朝的命运也是曲折坎坷。

作为两晋少有的能作为的皇帝,晋明帝司马绍有一次和王导、温峤聊到西晋一统天下的原因,听说了司马懿开基创业以及司马昭兄弟夺权的事情,不禁掩面扶床说:"如果像你们说的那样,晋朝天下又怎能长久呢?"

永嘉之乱

得国不正,国祚不长。

不仅不长,两晋王朝还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几乎没什么建树的王朝。

秦晋隋元,都是中国封建王朝一统江山的朝代,也都是短命的朝代。

但秦朝不仅横扫列国,一统江山,奠定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基础和格局,而且也为开创汉朝四百年的文治武功提供铺垫和基础;

隋朝不仅南北一统,开创三省六部制、科举选才等长远影响的政治制度,而且文化、经济、社会、政治等也给大唐盛世打了底子,为唐宋两朝的富强鼎盛与璀璨文明奠定了基石;

元朝是中国疆域最辽广的朝代,其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也对后世留下深远影响;而且其所承接的大明王朝又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

晋朝剽窃曹魏的九品中正制,筑门阀制度,造奢华浮风,掌权官员不思如何治理国家,许多人都在研究怎么斗富,如何浮夸,怎样清谈。士大夫阶层生活腐化、贪污腐朽、精神颓废;老百姓穷顿、生产荒废、阶级矛盾尖锐。

几乎每一个统一的王朝,都为中华民族开创一次黄金盛世奠定基础,而两晋王朝留下的,则是八王之乱、永嘉之祸、五胡乱华、南北离荡,三百多年的动乱不堪与民不聊生。

作为一个窃功掌权、弑君篡位、骄奢淫逸、建树不多的国家,晋朝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黑暗的时代。

而这个国家的窃夺之始,则以司马懿为源。

计赚曹爽

二、三国隐忍第一之人。

如果要像《射雕英雄传》那样给三国群雄取个外号的话。

东邪无疑是曹操。所谓"武功天下第一,艺业当世无双"(欧阳锋语)来描述曹操在三国群雄的地位,最恰当不过。毕竟曹操不仅是三国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

南弟(帝)可以说是孙权。作为孙家子弟,他继承父兄之业,无论是在正史中,还是在演义中,孙吴都是三国之中最低调的。嗯,一灯大师也是个低调的人。

北丐就是刘备。一个从一无所有起家,最终被称为"天下英雄,为使君与操耳"的人,同时又是典型的以仁义赢取天下信服的人。

西毒则非司马懿。一生都在算计的司马懿,最喜欢玩弄权谋,给后世留下的印象也总是老谋阴狠的。

唐太宗李世民说司马懿是"欺伪以成功,奸回以定业"。

又说他是"东智而西愚、前忠而后乱。"

在遇到比自己强的对手面前,司马懿总是能够隐藏自己,谨慎隐忍。

在与诸葛亮的对决中,即使天时、地利、人和都占有全面优势,司马懿仍然龟缩退守,始终不敢与诸葛亮正面接战,即使诸葛亮给他送了女人的衣服,将士军情不满,他仍然借助各种手段拖延对战,"相持超百日",最后硬是把诸葛亮耗死在五丈原。

在曹操面前,他勤勤恳恳,做小做低,尽量不显山不露水,一忍就是十多年,努力塑造一个恭谨的、忠顺的、有能力的僚属。

在曹丕面前他又变成一个有智力的、能决断的、能提供最大帮助的谋臣。在曹叡面前,也是尽显稳重可靠的托孤大臣形象。

影视剧中的鹰视狼顾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纂时"。

前半生的司马懿,活脱脱一个恭顺谦让,有才有德的王莽形象,然而等到能力比自己强的英雄豪杰都不在了,他的阴狠与跋扈就爆发出来。

如擒斩孟达,这边厢还写信安抚和迷惑孟达,说我相信你不会谋反,你要淡定;那边厢已经暗中起兵,孟达以为至快要一个月的路程,他以八日之速就兵临城下,十六天围城而孟达授首;

又如在平定辽东的时候,他百日长袭,攻公孙渊不备,用声东击西,暗渡辽水等计术包围襄平。公孙渊想投降,司马懿要么嫌对方派来的使者太老土;要么又说对方派来商讨的人质不够诚意,都直接把使者斩杀;得城之后又把15岁以上男子和所有文武大臣屠杀殆尽,堆成京观(尸山)以立威;

比如定辽之后凯旋归来,士兵衣单寒冷,请求添点短袄,司马懿不肯给;返回朝廷之后,又假惺惺的请求让一千多名六十岁以上的士兵解除兵役,回家过年。

比如诈病计赚曹爽。这边喝水喝的满嘴角漫流,沾满了前胸,把"荆州"故意听成"并州",一副老年痴呆的模样;那一边紧锣密鼓,磨刀霍霍,安排两个儿子夺权。

后来,曹爽要跟司马懿做拼死一搏,司马懿又让蒋济去跟曹爽说,他已经指着洛水起誓,只要曹爽交出兵权,就不会弄死曹爽。结果曹爽交了兵权,没几天就被司马懿诛杀,连带三族,一并夷灭。

掌权的司马懿,人生的最后几年就是清除异己,秋风扫落叶,为自己儿子们夺权扫除障碍。而且扫起落叶来都异常的坚定和决绝,连"夷三族"这种快要淡化的诛罚手段都重新重用,对政敌动辄夷及三族,出嫁在外的女子都不放过时,像曹爽事件、王凌事件,都因此牵连甚广,以致于时人都说:当今天有识之士,都被牵连掉了一半。

难怪乎吕思勉先生说:"从魏武帝到司马懿可以说是中国的政局、亦可以说是中国的社会风气的一个升降之会。从此以后,封建的道德,就澌灭以尽,只剩些狡诈凶横的武人得势了。"

影视剧中高平陵之变

三、三国智计第一之人。

在网上,到处都有对三国英雄武力智力排名的人。有的说郭嘉是智谋第一,有的说是贾诩智谋第一,有的说是诸葛亮智谋第一。

也有人说司马懿智谋第一。

如果说司马懿三国智谋第一,也许有人要跳出来,但如果说司马懿是三国好用智谋第一,或许就少有人要跳出来。

纵观司马懿一生,显露权谋的多,显露真性情的少;善于伪装自己的多,乐于赤诚相待的少。

以致于许多时候,站在你面前的司马懿,是不是真的司马懿,你都弄不清楚;

以致于许多时候,连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他都喜欢耍上一些手段。如"高平陵事变"前夜,司马懿将计划告诉司马师与司马昭后,还要特地去偷偷观察他两个儿子的状态:司马昭担心的整晚都睡不着,而司马师却像平常一样安睡。

可惜,自古能开创长治久安,文治武功的帝王,没有一个是仅仅依靠计谋来征服天下的。

汉高祖刘邦,其用智不如张良、用兵不如韩信、搞内政不如萧何,但他虽痞子习性却知人善任,不治文学而性格明达,约法三章而顺应民心。所以能够承秦弊而得天下,诛强楚而遂帝业;

光武帝刘秀,一介布衣,在家时专耕农事,为人宽厚,安分守己,还被嘲笑是刘邦的哥哥刘喜,但一旦起事则翻江倒海,轰轰烈烈,俊令贤达,明于治道,成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东汉王朝也因他的个人魅力,温厚之性成为中国历史上三代之后风化最美,气节最盛的朝代;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有天才皇帝的智慧,更有天才皇帝的风度和器宇,所以成为历代君王的楷模。传说虬髯客本欲起兵图天下,见李世民后自愧气度不如,认定天下将归于他,将全部家产赠于李靖夫妇以帮助李世民统一天下,自己则去扶馀国做皇帝去了。

即使同时代的魏武帝曹操,虽然也给人"奸雄"的感觉,但曹操谈笑风生,豁达自然,其功业、用人、知兵和崇尚俭朴等品行与德行比其老于用计更受人关注,是"雄"高于"奸"的代表。

三国志游戏

王通在《止学》开篇第一句就说:智极则愚也,圣人不患智寡,患德有失焉。

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司马懿虽然没有误了自己的卿卿性命,却坑了子孙的卿卿性命。

司马家族聪明基因遗传到了司马炎仿佛就基本归了档;少数像司马绍要重启读档,却硬盘崩溃;更多的是如司马睿一般,一辈子庸庸碌碌,被权臣所左右,最终多郁闷而死的皇帝,以及像"何不食肉糜"的司马衷和寒暑不懂分辨,吃喝拉撒都不能自理的司马德宗这样的白痴皇帝。

甚至还有"牛继马后"的野史传说,司马懿一家天天都在钻营如何窃夺别人的江山,结果一不小心,自己的家没传两三代,反倒被一个姓牛的小吏给抢了江山。

<详细>
2020-07-06 13:35:52

历史上司马懿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中最爱的是张春华吗?

近些年来,古装剧横行,从离咱们千年的春秋战国,到离咱们百年的清朝,都陆陆续续被搬上了荧屏,为观众叙述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和故事。

近期,由吴秀波和刘涛所主演的《军师联盟》在各大渠道热播,引起了热议。剧中,吴秀波所扮演的司马懿与刘涛所扮演的张春华是一对恩爱,一对历经了千辛的夫妻,是一对彼此爱着对方的夫妻。

司马懿在剧中,成了一个怕老婆,爱老婆的司马懿。

但是,历史上的司马懿与剧中的司马懿真的是同一个人吗?历史上的司马懿与张春华又有着如何的豪情呢?

很可惜,历史上的司马懿,从老公这一个角色来说,是十分渣的,可以说,就是一个渣男。

历史上司马懿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中最爱的是张春华吗?

司马懿的嫡妻是刘涛所扮演的张春华,在自个年少期间,就娶了正值芳华貌美的张春华。

张春华在自个年少期间,在还没有出嫁的时分,聪明机智就现已传开了,引得很多少年寻求,很多贵妇想把她求娶为自个的儿媳。

不过,张春华最终挑选了司马懿,挑选嫁给他。

image.png

刚开始的时分,司马懿是很喜欢张春华的,除了张春华十分年青和貌美之外。

还因为张春华有才智,帮了司马懿不少忙。

其时,曹操想马上让司马懿去朝中当官。司马懿却不情愿,但又不想开罪曹操,因此,他就假称有风痹之疾卧床难起,回绝征召。但是,在一次不经意之间,他仍是被自个的侍女给发现了。

当张春华看到这个状况以后,就心一横,杀了侍女。

为此,司马懿更加看重张春华了。

随后,张春华为司马懿生下三子一女,这几个孩子都是十分聪明的孩子,聪明伶俐,比通常的孩子还要聪明。

其间,张春华的两个儿子,日后都当了皇帝。

从这之前,司马懿仍是与剧中的司马懿通常,是个好男子。

image.png

但是,等张春华老了以后,一切都变了。

张春华芳华不再,漂亮不再的时分,司马懿纳了别的一个女性——柏夫人。

纳了柏夫人以后,司马懿很少见张春华,更甭说宠爱张春华。

有一次,司马懿病了,张春华很忧虑,就去探望司马懿。

image.png

但是,见到张春华的司马懿说了啥呢?

他说:“老东西真厌烦,哪用得着烦劳你出来呢!”

此刻,柏夫人就在司马懿与张春华的身边。

听了这话的张春华,又气,又怒。

她决议绝食来反对。

image.png

但是,司马懿却没有管。他底子就不在意张春华的逝世,也不在意张春华的健康。

还好,张春华有几个懂事的,心爱的,聪明的孩子。

他们与自个的母亲一起绝食,使得司马懿十分疼爱。所以,司马懿才去看了张春华,劝了张春华,张春华才活了下来。

这么的日子,这么的日子,张春华又怎能长命呢?

在她59岁的那一年,张春华就逝世了,留下自个的孩子,与自个那早已不爱自个的老公

<详细>
2020-07-06 13:35:52

司马懿讨曹爽是怎么回事?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抗拒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司马懿讨曹爽是怎么回事?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司马懿性格:司马的最大特点就是隐忍。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是石破天惊,一击必杀。司马懿为人“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曹操知其“有雄豪志”。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说:“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

司马懿用什么计谋杀了曹爽一家?

曹爽兄弟被免职后,以侯爵的身份回到府第,司马懿在曹爽府第四角起高楼,命人日夜监视。曹爽兄弟不安心,于是声称食物不足,向司马懿要求食物;后司马懿送来食物,曹爽兄弟十分高兴,自以为司马懿不会赶尽杀绝。但不久后,与曹爽兄弟交情甚密的黄门张当在司马懿的严刑拷问之下,只得供称曹爽和何晏等人意图谋反。于是曹爽兄弟与其亲信党羽都被捕,正月戊戌(初十)日(2月9日)并一起被屠灭三族。

用计只是瞒着曹爽,史书上都记录司马懿装病,可是最重要的没提,司马懿有很强的号召力,很多军官支持他,都是他的老部下,否则真以为想反就反呢?其他军官都是煞笔,拿着令牌杀皇帝也行?说白了当时就算没任何令牌,只要司马懿人去了就能反。其他人就不一样了,令牌给你,你也反不了,军官都不听你的。

关键最大的问题还是司马懿能力够强,别人都服他。其次,曹爽其实跑掉,搬兵回来是有机会的,但是却放弃了,说白了他也没能力,又没信心,知道就算去搬兵也未必能搬到。当初曹操死了,曹彰带十万军队来,说明曹操安排的合理,有充足准备。曹爽这傻子有任何准备吗?所以曹爽天生就不是这块料。

曹爽如果听从恒范的话,能杀死司马懿吗?想杀肯定能杀了,因为司马氏对曹氏并不像以前曹操对汉朝皇帝那样的完全架空,但是如果杀了,曹爽也要面对司马家族的反扑,如果曹爽不能以迅雷的速度灭了司马家族掌握军队,那么曹爽就很危险了。

<详细>
2020-07-06 13:35:52

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其人,跟三国是否一样

司马懿,首先他是个奸臣。

前不久热播的《军事联盟》和《虎啸龙吟》在一定程度上对司马懿进行了美化。"人失去了自己",这是《大军师司马懿》反复渲染的东西。上半部,荀彧对曹操说:"今日的明公,还是当初的明公吗?"下半部,司马孚问司马懿,是否还记得自己的初心。而始终如一的诸葛亮,则是全剧的道德典范。作者用意,可见一斑。

如何认定一个历史人物是不是奸臣,我以为,权大而盗即为奸。也就是说在权力膨胀的前提下,一个人想着盗窃更大的权力,这里的盗窃也就是篡权。

陈娇评价司马懿: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也就是说作为朝廷的栋梁和主心骨司马懿是毋庸置疑的,司马懿可得人望,但未必有心于社稷。司马懿的圆滑从青年时期就表露了,在朝堂和乡里,他的确很有口碑,但那是因为他积极维护士族网络、发掘人才,通过"为我所用",纵深自己的权力谱系。可即便如此,也很少人用"清直""仁义"来恭维司马懿,因为司马懿和这两个词实在不沾边。

blob.png

更多时候,他被视为一位隐忍的官僚,他隐忍,不为淡泊名利,为的是等待时机。高堂隆曾提醒曹叡提防司马懿,他是当时有名的谏臣,看法就很有参考价值。他说:"(陛下)宜防鹰扬之臣于萧墙之内。可选诸王,使君国典兵,往往釭跱,镇抚皇畿,翼亮帝室。"而司马懿,恰恰有"鹰视狼顾之相"。

司马懿一直都是"利益第一,价值第二"的人。他像一只变色龙,随时根据形势转变策略。曹操时期,他收敛锋芒;曹丕时期,他鞠躬尽瘁,曹叡时期,他克制隐忍;而到了高平陵之变,他孤注一掷。由始至终,司马懿都以自家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公元251年八月,这一年司马懿73岁,一代枭雄司马懿总算要走向了生命的结尾。据史书记载,司马懿在临死之前将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叫到床前对他们提到"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惊骇。吾死以后,汝二人善理国政,辅帝平神州,慎之!慎之!"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也许司马懿到死时才真正显示出自己一丝的忠心吧。

<详细>
2020-07-06 13:35:52

司马懿生平简介

姓名:司马懿

别名:仲达,(文贞),宣文,宣王,宣皇帝

国籍:三国曹魏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公元179年

死亡日期:公元251年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太尉,太傅,舞阳侯

出生地: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温县)

主要成就:抵御蜀汉诸葛亮的北伐

庙号:高祖

享年:73岁

葬处:首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