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苏联进入后斯大林时代。当时的贝利亚、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和赫鲁晓夫都想上台执政。
赫鲁晓夫决定动用军队的力量先除掉克格勃头子贝利亚,于是朱可夫成为他的最佳人选。而且此前朱可夫与贝利亚早就有矛盾,斯大林时代的朱可夫因为所谓“经济问题”被贬就是贝利亚搞的鬼,他还将朱可夫列入一个“军人阴谋集团”。多亏斯大林的信任,朱可夫才免于被处罚。
于是在朱可夫的帮助下,赫鲁晓夫顺利地取得了党内斗争的胜利,朱可夫也于1955年出任国防部长,1956年被选为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
克格勃头子贝利亚和斯大林
上台后的赫鲁晓夫与马林科夫等人的矛盾愈加尖锐。尤其当赫鲁晓夫在苏共一十大上发表反对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后,双方的冲突已经不可避免。1957年6月上旬,马林科夫等人趁赫鲁晓夫出访芬兰,制订了完整的“逼宫”计划。赫鲁晓夫一回来,就被告知要参加一个主席团会议,内容是讨论“庆祝列宁格勒建成250周年”。
可刚一坐下,马林科夫就率先开炮,痛批赫鲁晓夫的政策。其他人也纷纷出击,攻击赫鲁晓夫背离集体领导原则,独断专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朱可夫突然走进来说:
“同志们,开会前一个小时,马林科夫找我谈话,他想拉拢我站到他们一边!”
听到这里,会议室顿时安静了。主持人布尔加宁见势不好,只得宣布休会。苏共最终给马林科夫等人戴上了“反党集团分子”的帽子。朱可夫再次挽救了赫鲁晓夫,他也因此晋升为主席团正式委员,进入最高决策圈。
马林科夫
军人出身的朱可夫并没有博得老奸巨猾的赫鲁晓夫的信任,反而对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担忧和危机感。
1957年10月4日,朱可夫离开莫斯科,先乘飞机去塞瓦斯托波尔港,然后,从那里坐苏联巡洋舰“古比雪夫”号赴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进行正式访问。
朱可夫一动身,赫鲁晓夫马上中断了在克里米亚的休养,返回莫斯科。然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基辅军区。用他的话来说,此行是“捕捉政治猎物”来了。
赫鲁晓夫
“我想同军区的领导们见见面,听听他们说什么,和他们聊一聊。然后,在正式发言的时候,抛出几只小刺猬。”
这段话听上去不着边际,但实际上却是赫鲁晓夫经过深思熟虑的临战动员。他不断地用各种方式,向军人们暗示他准备罢免朱可夫的意图。
“军区领导们或多或少地正确理解了我的意思。"
从军区回来后,10月19日,赫鲁晓夫主持召开主席团会议,通过了《关于改进苏联陆、海军党的政治工作的决议》。然后,迅速在所有的军区、舰队,在各加盟共和国及地区,召开党的积极分子会议进行传达学习。
朱可夫元帅
《决议》是针对朱可夫提出的,这一点朱可夫提出的,于是,仅100多天后,朱可夫又跌到了谷底。
1957年10月26日,赫鲁晓夫免除了朱可夫的一切职务。这就是后来对于我国产生极大影响的“朱可夫事件”,朱可夫也从此走完了他充满传奇和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于1958年3月被迫退休。
据说,罢免朱可夫不久,在一次华沙条约组织国第一书记的会议上,赫鲁晓夫曾经谈到:
“朱可夫是一位优秀的军事战略家,但是他不是一个政治家。在政治方面,他的智慧就不够了。他就曾经想搞冒险行动,要成为专权者。"说到这里,赫鲁晓夫像躲过了一场灾难般煞有介事地告诉各国领导人:“他现在已经去钓鱼和捕蝴蝶了。这种危险不可能发生了。"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与前面提到的中央全会所作“决议”相比,赫鲁晓夫的这几番谈话,无疑给朱可夫扣上了更为严重的罪名。这就不单单是要取消党的领导了。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朱可夫写作<回忆与思考>的时候,曾经有一位名叫安娜的出版社的编辑曾帮他筹备出版事宜。时间一长,彼此之间熟悉了,谈话也就随便了。有一次,安娜问朱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