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朝廷选拔高级干部,有一套固定的流程。
首先,由吏部、九卿、六科等一起进行会商,参加人员至少是三品以上大员。他们推选出2—3名候选人,提供给皇帝选择。这就叫“廷推”。
其次,皇帝审阅候选人名单,如果对候选人都不满意,就批示驳回,再进行“廷推”。如1623年1月,“廷推”阁臣,第一次推荐了孙慎行、盛以宏,明熹宗朱由校全部驳回去。如果认可“廷推”提出的某名候选人,便圈中任用。如1598年,吏部尚书蔡国珍被罢免后,“廷推”了7个候选人,明神宗朱翊钧唯独看中了排在最后一名的李戴。
最后,对皇帝圈中的候选人进行任命。
大家注意到,上面这一套选拔高级干部的流程中,皇帝只有最终决定权,而没有提名权。这就意味着,虽然皇帝是天下最有权力的人,但依然不能在选拔高级干部中为所欲为。
那么,皇帝可不可以绕开“廷推”,自己提名高级干部的候选人呢?回答是,可以。在明朝,皇帝有权从宫廷中直接发布命令,任命他属意的人选,然后交付有关职能部门执行。这套与“廷推”并行不悖的流程,叫做“中旨”。
很明显,与“廷推”相比,“中旨”更加快捷有效,也更容易实现皇帝的用人意图。毕竟,君臣之间,在用人标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大家总是猜来猜去也不是个法子。但是,说来奇怪,皇帝很少愿意通过“中旨”的形式来选拔任命高级干部。
一方面,就算皇帝愿意用“中旨”来选拔任命高级干部,被选拔的大臣还未必乐意。
万历时期,吏部尚书出现空缺。吏部尚书是六部尚书之首,所谓“天官之职”,历来就是大臣追逐的热门岗位。由于“廷推”上来的候选人都不满意,万历皇帝干脆下了一道“中旨”,提拔张居正的同乡李幼滋为吏部尚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臣们还没说什么,李幼滋自己倒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一句话,就算刘备成功了,也不可能把权力还给汉献帝。首先,我们来看刘备的这个皇叔身份。有相关专家考证过,中山靖王刘胜有一百多个儿子。子又生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创建了大明王朝。及至1644年,由于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明朝正式覆灭。明朝享国276年,共有16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