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也许它是整个东线战场中重要的一环,却并非唯一重要的一环(类似于东方战场中的南京保卫战,象征意义更大一点)。
对苏战争中的南部战线,双方争夺的焦点都是一样的:乌克兰的面包和高加索的油田,保卢斯仿佛一个挑夫,扁担的前面挑着高加索,后面挑着乌克兰。希特勒被前期的巨大胜利冲昏头脑,认为德国人可以三管齐下,在北方克服列宁格勒与芬兰会师,在南方直取高加索,占领他梦寐以求的石油和粮食,一劳永逸地解决战争后勤问题,同时掐住斯大林同志的脖子,中路的一百多个师击破苏联的首都,在冬先生光临之前敲响得胜鼓。北路与中路我们不多谈,重点谈谈南线。
第六集团军司令保卢期之前只是个中将军衔,因为全力支持纳粹,元首青眼有加,提为上将,巴巴罗萨计划,他是重要的制定者和执行人,战后他的日记被公开出版,日记内容显示,此人是个老派的普魯士贵族,一贯仇苏,对希特勒忠心耿耿,侵波战役之后,花了很多时间来研究红军的战术,装备,后勤和高级将领,同时也收集了大量苏联西部的地形材料,对苏军情况了如指掌,可以说是个“苏联通”。1941年6月,苏战爆发,肩扛上将军衔的保卢斯与南方集团军一起攻入苏联,前期的几次胜利略过不提,10月,第六集团军在期大林格勒与守军接火,很快压碎了守卫者的外围防线并攻入城内与崔可夫巷战,由于前期的基辅会战花掉了德国人不少时间,攻击斯大林格勒时已近秋末,城市的保卫者们退无可退,凡擅自退过河的人都有可能被枪毙,只好咬牙死战,好在前期准备工作干得不错,城内各部队划区防守,河两岸的渡口始终控制在自己人手里,老百姓也“志愿”加入到守城队伍中来,空军为了保卫这座以领䄂名字命名的城市也是拼了老命,特别是赫鲁晓夫来督战之后,所有人都打消了后撤的念头,这样一来,德军士兵不得不停下了前进的脚步,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巷战中,那怕他们曾一度控制住了斯大林格勒90%以上的地盘。1943年冬,红军击溃了罗马尼亚人,包围了第六集团军,苏方称为“天王星行动”。
学者们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是:希特勒输掉战争的原因之一就是多线作战。在东线也一样:他把大的攻击方向分成了三个,斯大林格勒,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在斯大林格勒会战期间,这位下士又派出了A集团军群绕过斯大林格勒去夺占高加索的油井,史称高加索战役(1942年7月——1943年9月),如此一来,保卢斯不但要夺取斯大林格勒,还要保护着威廉.李斯特的屁股。到1943年1月,第6集团军已经在苦苦挣扎了,希特勒仍然不许突围。曼斯泰因为了救出保卢斯,连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最近时解围部队距离第6集仅有区区50英里,有文章称被包围的德军甚至已经可以看见友军发射的信号弹了,保卢斯仍然不敢下令突围,给解围的德军发电报称,没有汽油和粮食,部队动不了……这是保卢斯最后一次突破红军包围圈的机会。保卢斯当然知道突围成功就可以保命,但他也知道,元首就是要他作出牺牲,以第6集团军为代价,换来A集团军群的平安归来,他多守一个小时,威廉.李斯特就多了一个小时后撤,如果他自顾逃命,一旦A集团军群覆灭,长着漂亮小胡子的元首会怎么奖励他呢!既然如此,又何必枉作小人,不如死战,既救了李斯特一命,又保全了自己的名节!这叫两弊相权取其轻。这就有了那封令人落泪的诀别电报:幸存的军官们向国歌敬礼,也许这是最后一次了……本台停止发报!
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客观的看,希特勒下令保卢斯死守是有道理的:如果第6集团军撤了,在高加索地区苦战的A集团军群将腹背受敌,所以要撤也要等威廉.李斯特先撤,这样至少可以保住一部分主力。如果非得牺牲一个,那就宁愿牺牲第6集团军!要知道,第6集在当时的德军中并非一等主力,就算覆灭了元首也不至于太心疼。最好的结果是曼斯泰因能解围成功,击溃围攻保卢斯的红军,与保卢斯会师城下,进而占领斯大林格勒。但曼斯泰因手中的兵力本来就不多,还有一部分人被派去支援中央集团军对抗莫斯科的红军(参阅水星行动),仅凭手里这点家当要让朱可夫知难而退就太自不量力了。2月,红军发动总攻,打着摆子的保卢斯上将,不,保卢斯陆军元帅和他的9万战友举起了双手,这些人中有6000名幸运儿将得到一张回家的车票,其余的人全部丧生于苏联东部的劳动营。
1942年8月22日,德第12装甲师抵达斯大林格勒近郊。1942年夏,德军开始向斯大林格勒推进。德军总参谋长约德尔宣布,高加索的命运将取决于斯大林格勒会战的结果。斯大林格勒战役示意图(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