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中央领导牙医披露首长牙齿状况 透露给领导看牙有一大好处

2019-04-17 15:59:09      

为领导看病可是个美差,谁都愿意去,不仅因为领导对医生们态度友好,还是改善伙食的好机会。出诊小组一天大概要走上三四家,每家看完病都会热情地请医生护士留下来吃小灶,领导的伙食标准自然要比牙科医生的高一些,至少碗里能见到肉了。

中央领导牙医披露首长牙齿状况 透露给领导看牙有一大好处

位于延安的八路军后方医院

抗日战争时期,整个八路军只有一个牙科,位于延安。今年86岁张翘老人当时是牙科的一名医生,张老没有上过正规的牙医专业,只是跟着牙医小组巡诊半年就接过了牙钻机,他曾为毛主席、刘少奇等领导人看过牙,在叶帅家里吃过四五锅面条……忆起往日趣事至今仍令他忍俊不禁。

以助手身份为聂帅镶牙半年成为合格牙医

张翘出身贫寒,却天资聪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在白求恩医校学习军医期间,成绩出类拔萃,本幻想成为一名白求恩式的外科医生,结果一不留神成了牙医。 

1942年,聂荣臻司令员牙病发作,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工作,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身处延安的牙科医生们不顾路远,携带医疗器械赶到晋察冀边区。治疗之前,延安牙科的主任李得奇很想物色一名助手,既解决人手上的不足,也能为晋察冀培养人才。李得奇是个非同寻常的人物,大革命时期就与叶剑英同志并肩战斗过,后来去了东南亚,学得一身好医术。 

白求恩学校拥有上千名学员,其中不乏藏龙卧虎之辈,可张翘才情更佳,在一次全校考试中曾夺得状元称号。他的手也特别巧,那时学员的课本都是自己制作,张翘的课本是全校装订得最漂亮、最整洁的。这些表现暗合了一名牙医的基本素质,李主任欣喜不已,立即被拔擢尚未毕业的张翘为助手。张翘有幸参与了为聂荣臻司令员治牙的全过程,无奈的是当时啥也不懂,看什么都觉得新鲜,治疗过程中又不敢瞎问,只得自己用心揣摩。聂司令员的牙病不轻,口腔上部的四颗牙已经不能工作,需要安装假牙。配材料、制模具前前后后大概用了一个星期。张翘算是开了眼,一道道程序都暗暗记下。牙装好后,聂司令非常高兴,牙科医疗小组也扩大了就诊范围,在晋察冀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巡诊,走遍了四个分区以及司令部、抗大二分校等单位,为许多的牙病患者解除了痛苦。 

由于虚心好学,积极肯干,张翘跟随牙医组只巡诊了三个月时间,就具备了独立完成简单操作的能力。特殊的环境培养特殊的人才,没有学过任何牙科理论知识,没有专科文凭,等到半年的巡诊结束,张翘已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牙医了,基本上掌握了治疗普通牙病的技术。为了进一步修炼、提高,张翘跟随牙医队来到了延安,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牙医生活。李得奇信任弟子,大胆放权,把牙科治疗室的重担交给了张翘,除了初诊由李得奇亲自处置外,后期的治疗基本由张翘独立完成。

中央领导牙医披露首长牙齿状况 透露给领导看牙有一大好处

上世纪五十年代,张翘(右一)与李得奇合影。昔日在叶帅家,两人合演了一幕“吃面条”。

 给领导看病能解馋叶帅家吃下四锅面

在延安,张翘最发愁的是设备简陋和药物短缺,整个延安只有一个脚踏式钻牙机,样子古怪,乍一看不像医疗器械,倒像个缝纫机。牙科椅跟普通椅没什么两样,不能升降。医生给病人治疗上牙可受了罪,深躬九十度的腰,头再斜着往上扭,一天八九个小时下来张翘落下了严重的腰疼病。镶牙设备也老旧不堪,只有靠不断的维修才能够勉强维持。镶牙的材料一般都采用贵重的黄金,那个时候,谁要嘴边露出一颗大金牙,既气派又奢侈,可黄金紧缺,牙医们只好改用银元代替。一把小挫刀把银元和锡块挫得细如粉末,再掺上水银恰到好处地搅和一会儿,镶牙材料算是配好了,用银子镶出的牙,虽不如金牙威风,但效果也不错。 

当时,麻药也属于稀缺品,钻牙不许用麻药,拔牙时才用上一点。延安的牙科拥有两间窑洞一间平房,总面积不大,连当药房再带住人,所有空间都被装得满满当当。牙科有六名医护人员,一个主任,三个医生,两个护士。由于工作努力,张翘曾荣获毛主席签发的奖状。 

门诊室没有灯光设备,不能开门太早,也不能关门太晚,每天基本上遵循早七晚七的模式,最多到晚上八点钟就得关门了,要么什么也看不见。在延安的三年中,张翘接触到了不少高级领导。令他感触最深的是德高望重的徐特立老人,论级别和贡献,徐老完全有资格请医生上门看牙,可徐老从不行使“特权”。每次来门诊看牙都和普通患者一样,排队挂号,等着叫号。徐老不爱多讲话,而是特别爱看书。排队的工夫也捧着本书躲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全神贯注地阅读。 

登门为领导看病,只限星期天。出诊小组一般由三个人组成,提着牙钻机等设备。张翘去的次数最多的要算延安的杨家岭了,刘少奇、吴玉章、任弼时、王明等人都住在那里。这些名人个性鲜明,给张翘留下的印象很深。王明的话最多,看病时也滔滔不绝。刘少奇则性格沉稳,不太爱讲话。

为领导看病可是个美差,谁都愿意去,不仅因为领导对医生们态度友好,还是改善伙食的好机会。出诊小组一天大概要走上三四家,每家看完病都会热情地请医生护士留下来吃小灶,领导的伙食标准自然要比牙科医生的高一些,至少碗里能见到肉了。不过小灶的量太小,几个小伙子根本不够吃,就拿张翘来说,怎么也得吃三份才能饱。几个人一合计,干脆也别客气了,几家领导请的小灶全收下来,积少成多,最后合到一起吃。这样一来,大家算是解了“馋”,而且盘干碗净一点不浪费。 

让张翘最“难堪”的一次是在叶剑英家里吃面条,牙科主任李得奇与叶帅素有旧交,一天他带着张翘去叶帅家做客。正赶上叶剑英吃清水煮挂面,李得奇本来就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到老战友家更是随意。叶帅也很热情,赶紧请他们入席。李主任一点不客气,坐下来就开吃。平时尽吃粗粮的张翘见到细粮,感觉格外香,可初到首长家做客,还非常拘谨。叶帅家用来煮挂面的锅不大,盛面的碗也很秀气,张翘扒拉两口一碗面就见了底。一碗接一碗,不一会儿,四五锅面就下了肚,张翘一边吃一边脸发烧,在众人面前狼吞虎咽,多丢人啊!他恨自己为何这么能吃,于是痛下决心绝不能再吃了,尽管肚子只填了半饱。可偷眼一看,李主任依然吃得津津有味,痛快淋漓。六十多年过去了,回想起自己吃面条的“窘相”,张翘仍然忍俊不禁。

中央领导牙医披露首长牙齿状况 透露给领导看牙有一大好处

上世纪八十年代,“延安牙医”张翘离休后又重出江湖,并为老区捐赠器械建立牙科。

被拉去为毛主席检查朱老总牙齿最健康

延安的牙科门诊离毛主席的住所很近,张翘却遗憾三年中没给毛主席看过牙,直到中央机关进驻西柏坡后,这个愿望才实现。 

抗日战争胜利后,聂荣臻司令点名要张翘回晋察冀,以填补那里无牙科的空白。1945年9月张翘离开延安随干部团先到了张家口,准备筹建牙科,可很快遭敌人袭击,又不得不撤离张家口。张翘舍不得扔下设备,拖着它们一直辗转到了灵丘,直至接到了护送伤员的新任务,才不得不忍痛放弃。由于抬担架的民工都是新招的,不是很可靠,有的担架队就出现民工一夜逃光、弃伤员而去的恶劣事件。从灵丘到阜平的路上,张翘夜不敢寐,与担架队长形影不离,苦熬了三天,伤员们总算安全送达解放区。 

完成了送伤员任务,张翘又惦记起牙科设备,说什么也要回去找。一路上撤下来的老百姓络绎不绝,都传言前方战斗激烈。但心疼设备,张翘只得硬着头皮逆人流而上,原本路上找了一头小毛驴做帮手,刚走了一半路,正巧碰上毛驴主人,又被要了回去。越往前走人烟越少,火药味越浓,死亡的威胁也越大。真是幸运,夜里摸到灵丘,敌人还没有追到,张翘急忙跟老乡借了几匹牲口把宝贝设备运了回来。 

1948年冬,得知中央机关驻扎在西柏坡后,张翘就利用闲暇一天去看望延安时期的老朋友、负责首长保健的鲍敬桓,没想到半路正好撞上,鲍敬桓见到张翘更是“热情”,一把拉住说:你可来了,快给首长看看齿去。 

张翘被临时抓了差,赶紧忙起来。不过这次“出诊”很简单,只是用镊子,探针等工具进行一次例行的牙齿检查。给毛主席检查时,毛主席好像正在思考问题,见到张翘来了只是微笑示意。在张翘的印象中,毛主席的牙齿还是挺棒的,除了少一颗牙外没有大毛病。朱总司令的牙齿最整洁,发育也好,没有蛀牙,没有大的磨损,那么大年纪了,牙齿保护得这么出色真是难得。随后,张翘又给刘少奇、陈伯达、艾思奇等人做了检查,一切顺利。 

新中国成立后,张翘先后在通县、张家口等地做医院的领导工作,亲手创立了多家牙科,为当地的牙病患者带来福音。1959年,张翘调到卫生部外事局工作,与牙医完全脱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将日本友人送他的一把牙科椅捐给了北京振兴中医药基金会,自己也圆了重出江湖的梦想。 

如今年事已高的张翘无法再执牙钻亲临一线了,可为牙医事业做贡献的雄心还在,去年他自掏腰包为老区捐了一把牙科椅及一些器材,帮助当地建立了牙科,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责任编辑:费琪 CN001)
关键词:

相关报道:

     

    马王堆汉墓新发现:出土丝织品中织有成句吉祥语

    22-11-04 10:36:36马王堆汉墓,湖南博物院

    《楚乐器研究》:填补音乐考古相关空白

    22-08-12 10:37:53侯乙墓,楚音乐,楚文化

    5000年前的古人如何防洪?

    22-07-29 15:23:00良渚遗址,良渚古城

    浙江施岙遗址是良渚王国的“国营农场”?

    22-07-05 09:43:28施岙遗址古稻田,考古

    中国的青铜时代,有多震撼?

    22-06-29 11:29:11青铜时代,礼乐

    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国史

    22-06-28 10:24:01法源寺,北京中轴线

    三星堆考古呈现中华先民多彩生活画卷

    22-06-24 10:24:19三星堆考古,蜀国古史

    鹅是从什么驯化来的?

    22-06-23 11:44:16田螺山遗址,考古

    凉山州盐源老龙头墓地 川滇青铜时代“年代新标尺”

    22-06-16 10:24:00凉山州盐源,青铜时代,考古

    消失的西北神秘王国 曾让蜀马扬名 奠定茶马贸易基础

    22-06-02 14:15:58茶马贸易,古代丝绸之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