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李泽厚:慈禧晚死十年中国有可能实现宪政

李泽厚参观世博园 称建筑最能够感染人(图)

李泽厚

本文摘自《告别皇帝的中国》,马国川编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马国川:我有一点疑问向您请教。如果慈禧早死十年的话,戊戌变法可能成功,这一点我赞成。但是,慈禧晚死十年会造成什么局面?我觉得恐怕难说,难道中国真的会走上宪政道路吗?

李泽厚: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有充分的材料根据。其实一些学人的论著文章中也有这种看法,并非我的独创,但没有我这么干脆明确罢了。

慈禧死后,清廷搞皇室内阁,是非常愚蠢的。慈禧太后不会干这种蠢事,她在世时重用汉人。你看,她多么信任李鸿章,重用张之洞,谈判都是让李鸿章出马。慈禧太后也不会推出“铁路国有化”,引起保路风潮。

马国川:所谓“铁路国有化”,其实就是“国进民退”。它导致四川发生保路运动,湖北兵力被调进四川,武昌起义时湖北兵力空虚,这是革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泽厚:所以,一个最高领导人的能力、智慧是非常重要的。

马国川:慈禧可能不会做许多蠢事,可是她的改革底线也是有限的,能够设想她交出权力吗?

李泽厚:只要给予充足时间,变化就会发生。慈禧废科举是不得了的事情,谁也不敢做,她做了。废科举,斩断了知识分子千百年来的传统道路,等于斩断了当时皇权制度的基础。她能够做出这等大事,还有什么不可设想的呢?那真是向世界看齐啊。

马国川:但是当改革涉及到她自己的利益的时候……

李泽厚:只要保证她的利益,可以慢慢来,她搞开明专制也可以。在和革命党论战时,梁启超提出“开明专制”,当时清廷搞立宪还与梁暗通消息,与梁商议,尽管梁是被慈禧通辑的戊戌要犯。在改革中,一定要保证政府的稳定。慈禧死后,一帮子蠢材搞“皇族内阁”,集中权力,排斥汉人,引起普遍不满,让革命党钻了空子。如果慈禧在世,不会推出“皇族内阁”之类的愚事。但历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只有三五十年,三五十年等于历史的一瞬间,机会很容易就错失掉了。

马国川:如果慈禧还活着,好,给她十年时间,总之她是要死的,一旦她死掉之后呢?

李泽厚:她的继任者权威递减,慢慢的权力就可以更快地和平让出来。辛亥革命起来袁世凯又不肯保驾之后,皇室提出,只要保证我们的安全,不搬出紫禁城,其他的都给你们。根本没有动什么武,一个王朝就瓦解了。

马国川:但是,在慈禧死后,清王朝已经岌岌可危、朝不保夕了,为什么就不能搞革命加速其垮台,而要维持一个眼看着要垮了的政府呢?

李泽厚:一个要垮的政府也比没有政府强,无政府是最可怕的,因为任何人可以干任何事情。一个国家没有一个最高权威,任何地方军阀、任何个体都可以为所欲为,社会就会重新陷入野蛮杀戮的“丛林状态”。

马国川:如果进一步,是不是可以说,一个恶政府也比无政府要好?

李泽厚:对,但最坏的是无政府。无政府是什么?就是任何人可以杀任何人。清政府垮台以后,尤其是袁世凯去世后,中国不就是陷入了长期的军阀混战吗?

马国川:辛亥革命开启了以后的几十年革命。

李泽厚:对,不断地革命。辛亥革命的胜利是一个偶然性事件,然后形成了很强的历史惯性。不要以为清政府是一个力量非常小的体制,它在人心中还是有很大作用的。以中国之大,人口之多,观念差异之大,各种利益的冲突、各种情况的不均衡等等,要重新建立一种统一的公认的权威、体制,谈何容易!清政府被打倒以后,军阀们都想当“总统”甚至皇帝,人们无所适从。

马国川:经济史也证明,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是那些社会较少动荡的非革命的时代。在这个意义上是不是可以说,辛亥革命打断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李泽厚:对,打断和延迟了。我已几次具体提到某些学术论文比较辛亥前后论证了这一点。

马国川:辛亥革命从反面证明了,实际上改良比革命要好?或者说,辛亥革命以自己的方式否定了革命?

李泽厚:对啊,很可惜,本来挺好的。

马国川:所以,您对一生坚持维新改良的康有为的评价还是蛮高的?

李泽厚:对,革命党当时骂他保守,连他的学生梁启超都开始倾向革命了,只有康有为依旧坚持改良思想。因为谁也没有想到,光绪和慈禧一天死掉。如果不是这样,慈禧死后,光绪亲政,康有为就很有希望了。所以光绪之死,是对康有为的最大打击。

马国川:康有为死后也不得安宁啊。文革的时候,红卫兵把他的墓挖掉了。

李泽厚:现在对梁启超、严复、章太炎都评价很高,对康有为的评价很不够,很不公平。但历史会越来越清楚。

马国川:看来,将来对康有为这样的历史人物还会有新的评价。

李泽厚:肯定会有,过十几年或几十年以后。

马国川:其实这些年已经开始在变化了。比如说,现在大家对清末的宪政运动的评价越来越高了。

(责任编辑:费琪 CN001)
关键词:辛亥革命,慈禧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