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在近日热映的电影《金刚川》中,志愿军战士们在美韩联军密集炮火轰炸下,拼尽全力在金刚川岩里渡口修桥,并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大背景下,靠着顽强的意志,毙伤俘敌5万余人,多次打退敌人进攻,最终赢得了战斗胜利。
隆隆的炮声唤起人们无限回忆,工程兵们前赴后继抢修工事的经典场面,似乎又将人们带回那段抗美援朝的激情岁月里,惹得无数观众热泪盈眶。
不过,《金刚川》虽然催泪无数,但影片所讲述的仅仅是志愿军们英勇事迹的冰山一角。那么,在70年前的朝鲜战场上,像《金刚川》这样的故事,到底还有哪些呢?
一、雪地冰雕连
1950年,志愿军20军59师指挥部。
师长戴克林正在指挥部里焦急地来回踱步,这时,一名侦查兵飞快地向着戴克林跑来,戴克林不等来人说话,抢先问道:“怎么样啊,死鹰岭那边有消息了吗?”
侦查兵喘着粗气,连珠炮似的答道:“师长,死鹰岭,咳咳,死鹰岭那边的防线让敌人突破了,现在敌人正在全速大撤退,眼看就要跑出我们的包围圈了”。
戴克林勃然大怒,他大声对秘书说:“给我接177团的电话,我要好好问问他们团长,他们到底是怎么守的死鹰岭阵地!”
电话接通了,戴克林拿起话筒,正准备责备177团防守不利,谁知话筒里却先传来了177团政委胡益带着哭腔的声音。
“师长,防守死鹰岭的2营6连一百多名战士,除了一名通信员和一名掉队的战士外,全部冻死在阵地上,牺牲前还全部保持着战斗姿势”。
话筒从戴克林手中轻轻滑落,戴克林的眼角湿润了,他转头望向死鹰岭,久久说不出话来。
二、艰难的撤退
说来戴克林所在的志愿军部队,可是号称王牌的第九兵团。该兵团由20、26、27三个军共15万人组成。
其中戴克林所属的20军,是华野一纵的老班底,本来一直部署在东南沿海准备作为攻台主力,久居南方的战士许多在赴朝前,还穿着平时训练的单衣。
但战事急如星火,官兵们不待军需棉衣到手,就匆匆奔赴战场,偏偏那一年刚好遇到50年不遇的严寒,主战场长津湖一带的气温低至零下4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