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战史风云 >

德军在大多数战役里伤亡小于苏军,为何还是输掉了战争(2)

但是,德军低估了苏联广大军民保护首都的斗志。为了保护首都的安危,苏联不惜一切代价,投入了超过260万人。经过3个多月的浴血奋战,苏联军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伤亡100多万人),成功地将德军抵抗在莫斯科城外。德军被迫撤退,重蹈1812年拿破仑在莫斯科的覆辙。

毫无疑问,德军拼尽全力都无法攻克莫斯科,意味着他们无法达到预定目标,这场战役他们就失败了——哪怕他们只损失了50多万人,而苏军损失了100多万人。

库尔斯克会战的情况也是如此。在这场苏德战争中期举行的大型战役中,德军的预定目标是大规模歼灭苏军,重新夺回全面的战略主动权。在这之前,德军仅掌握有限的战略主动权。

德军在大多数战役里伤亡小于苏军,为何还是输掉了战争

一场恶战下来,德军的确给予了苏军重创,让苏军付出了伤亡80万人的代价,可德军不但没有夺回全面的战略主动权,反而连有限的战略主动权都丧失了。在这以后,苏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开始了旨在收复国土的全面反攻。从这一层意义而言,德军输得干干净净,无话可说。

另一方面,德军虽然伤亡较小,但很难补充新的兵员,军队越打越少。苏军虽然伤亡较大,但容易补充新的兵员,军队越打越多。

在苏德战争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德军都是在远离国土的苏联作战。在这种情况下,德军补充兵员的难度较大。不管是从国内征集新兵,还是将苏联投降士兵转化为德军,都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就算征集到了一部分新兵,也无法与久经沙场的老兵相提并论,战斗力会打很大的折扣。

德军在大多数战役里伤亡小于苏军,为何还是输掉了战争

更何况,德国在二战时总人口约7000多万人,除去老幼病残之外,能够充当兵源的并不多。德军除了在东线与苏军作战外,又在西线与美英盟军作战,北非战场要派兵,国内也需要派兵驻守,摊子摆得很大,需要用兵的地方太多。德军将战略重点放在东线,累计投入了1420万人,已经达到了极限。

苏联的情况就好多了。苏联在二战时总人口约1.6亿人,是德国总人口的2倍多。人口多,意味着兵源多。在苏德战争中,苏联累计动员了3460万人参战,依然是德军的2倍多。而且,苏联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在苏德战场,不需要往外派兵,自然能够承担伤亡较大的损失。

德军在大多数战役里伤亡小于苏军,为何还是输掉了战争

一场仗打下来,德军伤亡50万人,对他们来说就很痛苦,军队越打越少;苏军就算伤亡100万人,也不会伤筋动骨。因为,他们很快就能补充100万甚至200万人进来,军队越打越多。

在武器装备上也是类似的情况。德军远离本土作战,武器装备的保障存在问题;苏军在本土作战,坦克、飞机、大炮打残了,有工厂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有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大量运送过来。

这就是为什么德军在大多数战役里伤亡都小于苏军,最后还是输掉了整场战争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德军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