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战史风云 >

甲午大数据揭秘:自封“天下第一”的大清军情

甲午大数据揭秘:自封“天下第一”的大清军情

在19世纪末,满清的君臣因为洋务运动一度十分自豪,甚至在甲午战争前说出了“大清快枪快炮之多,甲乎天下!”的豪言壮语。他们的自豪也是有依据的,因为满清总共订购了“西洋各项快炮五十六尊、各项快枪二万八干三百二十余枝,大小各项枪炮子弹一千五百二十余万颗”,加上以前存的家底,甲午战争前,满清拥有火炮和机关炮1733门,洋枪23万只(自产11万只)在李鸿章们看了这当然就是足够了。

甲午大数据揭秘:自封“天下第一”的大清军情

事实只能证明满清官员是井底之蛙,和我们东南某省的官员有一拼。我们讲武德,先不拿十年后的日俄战争和二十年后的一战举例,就拿网上经常被羞辱的法国来举例,仅仅是普法战争中法国政府赔给德国的火炮就有2000门,枪支就有17万只(此外巴黎国民自卫军还自发铸造了400门火炮,别看差了20多年,这些武器对于当时的清军来说并不落后),这几乎就已经超过甲午战争时期满清的家底。李大人们忙了30多年也就给大清制造了11万只洋枪(江南制造总局制造了5万多只);大清军火工业忙了五十多年,军工厂共生产27。3万支步枪、1。01万支抬枪、200多挺机枪、3900门火炮。在20世纪初大清的洋枪生产才超过一年一万只(主要是汉阳兵工厂),而在1722年北方战争结束时沙俄图拉兵工厂生产的燧发步枪产能就超过了1.6万,满清五十年积累的家底还不如一战前德国一个月的军工产能。

甲午大数据揭秘:自封“天下第一”的大清军情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迷之自信,清军陆军在甲午战争中交换比很差,在浪费上却很给力。淮军就是著名的浪费大户,平壤之战中淮军盛字营5000人马,却“于八月十三日战至十六日,计四日内,约施放枪子七十四万粒之谱,炮弹二千八百余颗之谱”(但战斗是17日打得,这是淮军邱凤池的推脱之词)。清朝最给力的兵工厂汉阳兵工厂一天的子弹生产能力不过是25,000发子弹,在实战中5000名盛军就在17日一天战斗中就打掉了一个月的产能(汉阳兵工厂还是甲午战争后建的);李大人手下最强的江南制造总局每天子弹产量也不过是刚过万,淮军等于一下子就打掉了两个半月的产能。清军的战果确实只击毙了日军189人,清军的火力精度提前进入了一战水平。在淮军盛大的射击表演后,剩下的清军一盘点弹药发现“只剩下了56万发子弹”(平壤一战清军的储备已经是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大半年的开销),于是全军就此闪人。

关键词:甲午大数据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