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战史风云 >

一位战士的抗美援朝回忆:坚守坑道,直至停战(3)

经过紧张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哪些树木适于烧炭,搞清了烧炭工作中备料、挖窑、装窑、烧窑、封窑、启封和出炭等每一个环节的“含义”。“装、烧、封、启”都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装不好就烧不透,烧的时间长了会化成灰,烧不到位有夹心就变成次品,“封早封晚”“启早启晚”,都会影响炭的质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火候”。于是我们又花时间刻苦实践,终于掌握了这一整套技术。

烧炭正式开始后,我承担起备料工作。这是个“力气活”,每天不停地重复砍树、削枝、截木(截成50厘米左右的一段),且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以至于感觉通讯倒成了“辅助工作”。原材料的栗木很硬(当时只能找到栗木烧炭),斧头砍不了几下就钝了,砍断每一节木头都需要使出浑身力气。开始时,干不了多久我就感觉腰痛脚酸,手上也起了血泡,两臂痛得难忍。在战友们的鼓励下,我咬紧牙关,奋力保障每天装窑所需木料,还把斧子磨得又快又亮。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很快出了合格的炭。看着一车车的优质木炭被运往前线,缓解了前线战友们的“炊事需要”,我们这些“烧炭兵”个个感到无比欣慰。

千方百计保持联络畅通

1953年春,我从团部通讯连配属到五连任话务员。不久,我们连接替了“三八线”附近大德山西南侧高地的坑道防务。进入阵地后,部队一面警戒,一面抢修工事,迅速完成了连接堑壕、交通壕,加固射击位置,扩大和延伸坑道空间等工作。作为话务员,我高度紧张,时刻保持连队与营团的通讯联络。因当时联络机器质量不佳,我准备工具,发现问题随时修理。

因有高山峻岭隔阻信号,为保通讯畅通,我就选择将电台设置在坑道入口处由炮弹箱改造的平台上。坑道上面的土层有20多米厚,但敌人不断向我军阵地开炮射击,炸得我头上的土层松动、下落。为保护电台,我只好在敌人炮击时向里面移动。但受炮弹爆炸影响,即使在坑道里面,也有土石块不断掉落,我就在电台上铺上雨布加以防护。坑道内有时会出现回音,影响收发。为确保联络畅通,我就跑到看起来较为安全的交通壕或堑壕里坚持工作。我连坚守阵地的3个多月时间里,与营团的联络从未间断过,我也因此受到上级领导的多次奖励。

关键词:抗美援朝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