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发生在位于新疆阿尔泰山西南角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185团、186团,185团和186团号称“西北边境第一连”、“西北边境第一哨”,它紧紧挨着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岗哨连岗哨,中间隔着一条很少发洪水的界河——阿拉克别克河,哈萨克语的意思是“少女的耳环”。
按照国际公约,界河的水流道到哪里,一个国家的边界地就延伸到哪里。历史上边界尚未划定时,中国和以前的原苏联一直以这条自然河为分界线。
结果,1972年的一天发大水,发完大水后整个渠道就改道了,由于原苏联地势高,中国这边地势低,河水改道后就冲出了一个大弯子,如果这个事实不改变的话,按照国际公约,会造成我们国土减少。
185、186两个团做了动员,一定要搞一条大水坝,把水拦住,绝不让我们国家一寸土地丢失。而且那时候苏联已经派人来丈量这块土地了,等我们拦水坝的时候刚好又下着大雨,洪水又来了。
兵团战士冒着倾盆大雨,在滚滚的洪水里奋斗了三天三夜,终于修出了一个大坝,牺牲了7位兵团战士,保住了我们国家的领土。现在,那7位同志都埋在了界河旁,埋在了边界线上,每到春天的时候大家都去祭拜他们,那座水坝还在,成为兵团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185团境内的中哈边境32号界碑
1988年春天,这条小河突发百年不遇洪水,洪流冲垮了中方一侧的龙口,向地势低洼的185团境内奔涌而来,形成了一条新河道,把好几个连队圈成了孤岛。如果滔滔洪水不能重回界河故道,就意味着这几个连队所在的55.5平方公里国土将自然并入苏联境内。
185团上千人奋不顾身扑上去,大量农用车开进河中,百多名男女青年跳入洪水,只有一个念头——拦水筑坝!这次堵坝,共牺牲3名军垦战士。5月8日,防洪大坝胜利合龙,阿拉克别克河乖乖地回到了故道。
马军武与妻子张正美坚守边关
为绝后患,185团在龙口设立了一个民兵哨所——一间土屋,把“军垦二代”马军武夫妇派到那儿负责巡边和看守水坝分水闸。那里气候严寒又是著名的蚊区,但夫妻俩在水坝一守就是20多年。他们穿烂了50多套军便服,磨破了100多双鞋。在马军武夫妇的心中,守卫疆土就是最大的责任,他们每天必须做的,是升国旗、搞巡逻。
2010年、2011年,马军武分别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
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