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人物志 >

清朝一读书人续写《三字经》,给后代带来杀身之祸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南宋学者王应麟编撰的一部《三字经》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将历史、地理、自然、数学、天文等百科知识揉合在一起,三字一句,四句一组,读来朗朗上口,生动有趣,从问世以来就广为流传,成为脍炙人口的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

清朝一读书人续写《三字经》,给后代带来杀身之祸

《三字经》成书于南宋,所叙述的朝代也局限于南宋。南宋以后,人们对《三字经》进行了增补,形成了《三字经》增补版、《节增三字经》、《重订三字经》等不同的版本。这些续写《三字经》获得了成功,得到好评。

可是,清朝乾隆时期,江西一个读书人对《三字经》进行续写后,却给后代带来杀身之祸。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读书人叫祝庭诤。祝庭诤是江西省德兴县祝家庄人,以耕种为业。祝庭诤读了一辈子书,没有考取过功名,连秀才都称不上。晚年时,祝庭诤为了教儿孙读书认字,按照《三字经》的体例和风格进行续写,将《三字经》里的朝代一直续到了清朝。

清朝一读书人续写《三字经》,给后代带来杀身之祸

乾隆十五年(1750年),祝庭诤病逝。祝庭诤有一个孙子叫祝浃,祝浃从小就熟读祖父亲编写的《续三字经》,当自己的儿子祝懋苏长大后,按照当初的记忆,重新将《续三字经》抄出来,教祝懋苏读书。为尊重和怀念祖父,祝浃在书上署上了“拙斋侍祖参订”字样。

1779年5月,祝浃的同族兄弟祝平章到他家玩时,无意间翻到了这本《续三字经》。祝平章觉得这本书很有意思,悄悄将它带走,准备有空时好好读一下。

当年7月,祝平章瞒着族人,将公田私自卖掉。祝浃的弟弟祝洄不满祝平章的做法,将他告到衙门。祝平章请族人祝煋燔进士帮忙调解,但是祝煋燔不予理采。这样一来,祝平章就恨上了祝浃、祝洄兄弟,要想办法报复回去。

祝平章粗通文墨,便在这本《续三字经》上做起了文章。经过反复查找,他终于发现书上在叙述元朝历史时,有“发披左,衣冠更,难华夏,遍地僧”的表述。这虽然是在说元朝改变了中原百姓的发型、衣冠,以至于华夏大地,遍地都是和尚,但也有嘲讽清朝的嫌疑。因为清朝入关后,推行剃发易服,做得比元朝狠多了。

清朝一读书人续写《三字经》,给后代带来杀身之祸

祝平章如获至宝,立即带着《续三字经》向德兴县衙门进行告发。德兴知县萧立选不敢怠慢,立即上报给饶州府知事朱遐龄,朱遐龄又上报给江西巡抚郝硕。

关键词:续写,三字经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