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人物志 >

三苏对王安石的敌意为何这么大?有个人的影响不可忽略(2)

王安石对苏洵赤裸裸的敌意,当然有所察觉。以他的身份虽未必在乎,但有机会也会反击一二。某次两人又在欧阳修家举办的文人聚会上碰面,当时诸人商定以“黯然销魂,惟别而已”(出自南朝江淹《别赋》)分韵作诗。苏洵分得了“而”字,王安石原本分得其他韵,但他在作完规定项目之后,还刻意用“而”作了两首,结果比苏洵作得还要工整,完全是学霸游刃有余式的碾压。此事是否气得苏洵内伤,外人不得而知,反正记录下此事的龚熙正评论说:“君子不欲多上人,王、苏之憾,未必不稔于此也。”以此观之,王安石其实也挺腹黑的。英宗治平三年(1066),苏洵去世。王安石拒不参加他的葬礼,还借着后来主持修《英宗实录》皮里阳秋地替苏洵写下传记:“苏洵卒,其子苏轼辞所赠银绢,求赠官,故赠洵光禄寺丞。”一个“故”字,将自己对苏洵的不满和愤懑表现得淋漓尽致。

可想而知,苏洵和王安石闹到如此不可开交,此种矛盾势必也会影响作为儿子的苏轼和苏辙。苏轼和王安石种种恩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父辈的影响,从而使得两位本有可能志趣合拍的文人,始终走不到一起去。

关键词:三苏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