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人物志 >

遗憾重重,困难重重:《魏书》为什么“写不好”

文|郭晔旻

既然如此,是不是说《魏书》除了曲笔回护之外就别无缺憾了呢?倒也不尽然。《魏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以少数民族上层集团为统治者的封建皇朝的皇朝史”,非常强调拓跋政权的“正统”(指北魏及分裂后的东魏,《魏书》对西魏史事有意贬斥,甚至没有给西魏诸帝立本纪)。虽然在今天看来,纠结于此并无多大意义,但在当时确是史家修史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于是乎,《魏书》时时处处称魏为“大魏”“皇魏”“中国”,宣称“夫‘魏’者大名,神州之上国”。若北魏是个大一统王朝,如此写法当然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拓跋政权兴于乱世,前期尚是东晋十六国纷争,后期也有南朝与之分庭抗礼。可是《魏书》却将江左诸政权与五胡十六国及高句丽、西域、蠕蠕(即柔然)等同附于列传最末九卷。东晋称为“僭晋”,十六国则为“自署”“僭伪”。至于南朝,不但沦为“岛夷”,而且《魏书》语多舛错侮谩,与史实多有乖违之处。比如《魏书·岛夷萧衍传》记载永平元年(508),梁武帝遣使北上“请割宿豫内属,以求和好”。但实际上梁武帝当时提出归还宿豫是有条件的,即“彼当以汉中见归”。《岛夷萧衍传》里话只说半截的写法,就赤裸裸地将萧梁提出的领土交换篡改成了单方面的割地求和,仿佛彼时梁朝已成北魏附庸一般。若在20世纪的鲁迅先生看来,这大概就属于典型的“精神胜利法”了。

另一方面,魏收既要维护北魏王朝的正统,《魏书》就要面对拓跋氏起源这一尴尬问题。魏收在《帝纪》中,还开宗明义特立《序纪》一卷。把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建国以前的鲜卑族情况,作了尽可能详细的记述。拓跋鲜卑原来过的是游牧部落的生活,经过两次大迁移才居住于匈奴故地。又由于与曹魏及两晋发生了联系,拓跋氏开始在汉文化影响下,使原始氏族社会逐渐解体,从而建立起国家的雏形。

关键词:魏书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