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人物志 >

比殷墟更早!为什么说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4)

瑶山遗址位于城址外东北方向约5公里的一处山丘顶部,是一处祭坛与高等级墓葬的复合遗址。其中,瑶山祭坛顶部平整,平面呈方形,有里外三重土色,四周包有石坎。专家推测,这可能是用来祭祀天地、神灵、祖先、观天象的场所。

种种实锤般的考古发现,表明良渚文化在距今5000年前已存在一个王权清晰发达,拥有坚固城池和强大工具,存在明确阶级分化和统一文化信仰的真正国家

走失的良渚人与大洪水

从目前考古出土的文物来看,良渚古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它所代表的良渚文明,完全可以和同时期的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哈拉帕文明相媲美。但这样一个发展如此成熟的文明,后来怎么会消声灭迹呢?

带着这个疑问,考古学家在发掘清理良渚古城遗址时发现:古城区域内,最下面的黑色区域是一片4000年前的广富林文化时期的堆积,而在这片黑色区域之上,却覆盖着一层黄色的区域。

这片黄色的区域,据研究,就是现在水田、稻田下面的洪泛层。也就是说4000多年前,良渚古城周边发生过持续的大洪水!

大禹治水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大禹治水的传说。相传大禹治水就发生在良渚附近的绍兴,大禹死后也葬在绍兴会稽山上。事实上,世界各地都有关于洪水的传说,说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世界范围的洪水。地势低洼,且处于多雨带的太湖地区自然也不会幸免。

据说洪水延续了数年,整个长江三角洲一带是一片汪洋,人们被迫四处逃散,因此良渚文化在太湖地区突然消失,出现了数百年的空白。

当然,除了“大洪水说”,还有“战争说”。学者们猜想:蚩尤和黄帝之战,良渚先民支持的蚩尤战败,所以只能被迫远走他乡。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出土文物的佐证:

一是良渚文化中石钺非常发达,表明良渚人好勇强悍,二是良渚玉器上有一神秘的图案反复出现,非常像一尊英武的战神,由于蚩尤是中国东南方的蛮夷,所以这一推测可能性极大。不过,无论是哪种猜测,都没有揭开良渚先民的去向之迷。

爱斯基摩人的妇女和儿童

学术界猜测认为,良渚先民至少分成三支:一支向长江中上游迁移,给四川带去文明,三星堆爆发或与良渚先民有关;一支沿着钱塘江往遂昌县好川村方向走了,这一点已经被好川遗址考古确认;

还有一支向北迁移,与华夏部落联盟发生冲突,战败之后被同化融合。而这一支很可能就是渡过白令海峡,来到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

关键词:良渚遗址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