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包、拼酒店、拼丝袜……最近,全国人民都看到了“上海名媛群”的女孩们为打造名媛人设做出的努力,“名媛”一词也随之得到高强度曝光。大家听到这个词时,会感觉它散发着一丝古早味道,隐约透着华美精致的高贵气质,满含珠光宝气并且离我们有点遥远。
电影《小时代》海报
既然假名媛引发了热议,那么“名媛”究竟为何意?历史上又有哪些女性是真正的“名媛”呢?
何为“名媛”?
“名媛”这个词语的释义在各种官方词典里是找不到的,也正因如此,这个产生于不同社会与时代背景中的概念分外耐人寻味。
“媛”最早见于《诗经·尔雅》,为“美女”之意。“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意思是说,“像她这样的人,是倾国倾城的美女啊”。
“名媛”一词,最早见于明代小说《两晋秘史》之《汉王以沈婢为后》一回:“主承宗庙,母临天下,后土执馈,皇后必择世德名媛。幽娴淑善,副四海之望。”这里的“名媛”之“名”可理解为“有名望的”,加上“媛”的含义,我们可以将古代的“名媛”通俗理解为“有名的美女”。
但是在清代,如果仅凭名气和颜值,是不足以成为“名媛”的。晚清女诗人沈善宝编著的《名媛诗话》一书中,出现了“名媛”词义的演变。沈善宝认为,名媛可以没有家世和背景的局限,但是一定要“有才有品”。清代此类女性也因之有“才媛”之美称。
清代苏州闺阁才媛吴清蕙《写韵楼吟草》(由吴大澂题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