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历史影像 >

“日穷岁尽”的除夕夜 老北京人都怎么过?

老北京人过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事情。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这是高潮期;往后一直要延续到二月初二龙抬头,这是尾声阶段。前后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时间长,活动内容必然就十分丰富。从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开始,年俗活动就接踵而至,例如祭灶、办年货、除尘垢、贴春联、挂“福”字、做年菜、祭祖神、祈福贵、放鞭炮、驱邪祟、包饺子、团圆饭、压岁钱、拜新春、逛厂甸、吃元宵、观龙灯、猜灯谜、看花会……这些不仅是老北京人的习俗,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逐渐积累的民风民俗的集中释放和展示。

中国人一向以“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作为教育子孙后代的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以及树立良好家风的原则。为了监督一家人的日常行为,鼓励鞭策家人按礼教规矩行事,就出现了在厨房这个最容易产生家庭纠纷和口舌的是非之地供奉灶王爷的习俗,用他来监管婆媳、妯娌以及全家人,让众人有敬畏之心。这也形成了全民共识,那就是灶王爷要把每个人的表现都记在心中,到腊月二十三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将亲自到人间视察,根据每个人的表现给予奖惩,从心理上引导人们宽容行善。所以到腊月二十三的时候,长辈都会买糖瓜和其他供品,严肃地举行叩拜烧香仪式,恭送灶王爷上天。这在现在的年轻人看来是很可笑的,但这种教化民风的仪式,在千百年来的农耕社会有着积极向善的意义。

“二十四扫房子”,腊月二十四也叫“扫尘日”,这是在过年前进行的一次彻底的大扫除。拆洗被褥衣服、清洗器皿家具、掸拂尘垢蛛网、疏通明渠暗沟……全民的卫生日,无疑是有利于全民健康的。现在政府提倡的“爱国卫生运动”,与此也是一脉相承的。此外,因为“尘”和“陈”同音,所以这项活动就有了“除旧迎新”的含义,寄予了人们把陈旧的运气、穷运、晦气统统赶出门的期望。

就像人们洗浴后要梳妆一样,扫净庭院后,自然就要装扮一下。首先要贴春联、挂“福”字,用大红纸写“福”字贴在迎门的影壁或屋内的墙上、院子里的水缸上等等。传说恶鬼怕火光,因为火光是红色的,所以红色就可以驱鬼。“福”字象征着来年的五福临门:一福是长寿;二福是富贵,有钱有地位受人尊重;三福是康宁,身心健康安泰;四福是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五福是子孙满堂,老有所依(也有人说是善终)。这五福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价值观,只不过在春节欢乐的日子里,体现得更集中。

同时,还要买年画贴在屋里,年画的内容都有“福、禄、寿、喜”的寓意。比如大胖小子抱一条金红色大鲤鱼,有“吉祥有余”之意;“喜鹊登梅”寓意喜讯到家;贴大红对联和挂五彩的挂钱,是为祈福纳祥、驱灾求安之意。总之,节前的一切装饰准备,无不反映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从古至今不变的民俗,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在全民奔小康的步伐中,红红火火过大年,是对逝去一年的回顾,是继续前行的加油站。

当过节的装饰布置和各种美食佳肴都准备停当后,三十晚上祭祖的时刻就到了。平日收藏起来的先祖画像、列祖列宗的木质牌位都被供奉在案上,供品丰盛,红烛闪闪,香炉里燃烧的高香,烟影缭绕,缓缓飘散。家里人按辈分,顺序下跪磕头,气氛庄严肃穆。我们这些小孩子也按大人指点,叩头不止,直到大人拉起来才松口气,幼小的心灵也逐渐埋下了敬祖追远、孝先启后的种子。

“日穷岁尽”的除夕夜 老北京人都怎么过?

除夕夜的团圆饭,首先是全家人都要到齐,如有因故不能回家的人,也要留个空座位,摆上碗筷,象征此人也在场。家是辛勤劳作的人的心灵港湾,这是亘古不变的。桌上的菜肴不但丰富,还都有吉祥寓意。“红烧鱼”取火红的日子、富裕的生活之意;“炖鸡”取吉祥之兆;“火锅”祈求来年的日子人丁兴旺、红红火火……望着坐在正座的祖辈、坐在旁座的父母,我们这些坐在下座的兄弟姐妹,满心着急地等待着,因为只有长辈动筷子,我们才能大快朵颐。这些日常规矩,长幼有序、尊老敬祖的道德观,在春节阖家团聚的每一次欢乐活动中,无时无刻不在浸润教育着我们。

小时候感觉欢欢喜喜过大年,让我懂了好多的事儿。现在想起来,认识到几千年来在生活中所积累下的生活习惯,最终形成比较稳定的习俗,体现在礼仪形式中,而这礼仪形式,蕴藏的都是我们民族的道德理念、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孔子说“礼养德”,意思是礼仪形式可以培养人的道德情操。

祭祖

除夕之夜供桌前,慎终追远敬祖先。

香烟缭绕献祭品,后辈子嗣跪拜年。

“日穷岁尽”的除夕夜 老北京人都怎么过?

春节祭祖,是最隆重、最有仪式感的活动。

记得我小的时候,到了大年三十,过年的气氛已经十分浓烈了,胡同里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厨房里阵阵飘出年菜的香味,孩子们前蹿后跳地欢闹……

傍晚时,家中的长辈开始布置晚上祭祖的供桌。他们抬出一个长约一米五、宽约三十厘米的木匣子,先从匣子里取出太祖的两幅画像,奶奶说这叫“影”,是对祖先遗像的尊称。这两幅像都装裱成轴,悬挂在正北的墙壁上。画上是老太爷和老太奶奶,老太爷身着官服,老太奶奶身着官眷女服,十分雍容华贵。画像下面是摆好的长条案,把木匣中依次取出的木质牌位按辈分高低,从中间向两边排列摆放。这些木质的牌位,每块高约二十厘米,宽约六厘米,分内外两层,插在一起。上面用端正的小楷写着“显考某某之位”“显妣某某之位”。下面有一个木插座,长方形,有四厘米高,插好之后,看上去就像墓地上立的石碑一样。

在条案前摆上一个八仙桌,铺上桌布,最靠前的位置放一个铜质的香炉,里面盛有灰白色的香灰,祭拜完了把香插在里面,让它继续燃烧。香炉左右是锡制的蜡台,上面插着鲜红的蜡烛。用高脚的盘子盛上各种干鲜果品,左右成对,依次摆放。这时母亲会把刚出锅的大馒头,在正中心点上一个红圆点儿,叠摞起来,也是高高的,左右各放一盘。在供桌前的地上,放一个蒲团,是为祭祀时跪拜用的。一切准备停当,就等晚上团圆饭前,全家聚齐,举行祭祖仪式。

到了晚上,先把刚做熟的鸡鸭鱼肉和刚出锅的饺子摆上供桌,这时供桌已是满满当当没有空隙了,用这满桌的丰盛来表达对祖先的孝敬之心。此时,全家人都到齐了,站在供桌的两侧,点亮红蜡烛,把打开包的成品香也都点着,每人三支。屋子里瞬间烟雾缭绕,香味扑鼻,一派庄严肃穆的气氛。我们这些孙子辈的孩子大气儿不敢出,看着长辈,一位一位地轮流上香跪拜。他们趴在蒲团上,深深地埋下头,再抬起头,双手合十,看一眼牌位,如此反复三次,方才站起,把手中的香插到香炉里,然后恭敬侍立旁边。以辈分和年龄为序,长者先幼者后,依次对祖先行大礼。我们这些小孩子在大人的指教下,也跪叩不止,直到大人拉起来,才松口气。

听说早年间祭祖要三跪九叩,就是叩三个头,站起身来,再跪下去,叩三个头,如此反复三次,这才是隆重的祭祖礼节。后来简化了,到我小时候已经是一跪三叩了。全家人都祭拜后,父亲会对着影像牌位说些给祖宗拜年了、求祖宗保佑后人安康等吉祥话。仪式举行完了,供桌上摆放的祭品中刚做的鸡鸭鱼肉就端到年夜饭桌上,全家人和祖宗共同享用,其他干鲜果品,要一直摆到初五。“影”和牌位用完后收回木匣子里,待来年再请出。

这种祭祖仪式,无言地教导了我们这些孩子,在我们心里种下了孝先启后的种子。

孔子说“礼养德”,看似烦琐的祭祖仪式是中国礼仪的典型代表,有良好的社会教化功能,使我们懂得感恩追始、饮水思源。而恪守伦理,也成为我们一生的做人准则。

除夕团圆饭

阖家团圆在除夕,鸡鸭鱼肉摆上席。

饺子出锅腾热气,火树银花冲天起。

“日穷岁尽”的除夕夜 老北京人都怎么过?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最难忘的就是过年。从腊月初八到二月二龙抬头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每个时段都有相应的庆贺活动,除去各种各样的祭祀、祈福仪式之外,大多以吃、喝、玩、乐为活动主题。而除夕的年夜饭,可以说是春节的重头戏。

关键词:除夕夜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