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历史影像 >

“日穷岁尽”的除夕夜 老北京人都怎么过?(2)

这顿年夜饭被称为“团圆饭”。老北京过去多是大家庭,祖孙三代在一起生活,甚至还有四世同堂,像老舍小说《四世同堂》所描写的一样,一个大家族,十几口人住在一个四合院里,同吃同住,长幼尊卑的礼数也多。

一到年三十,家族成员都要赶回来,阖家团聚一堂,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除夕团圆饭,代表过了一个圆满的年。如果有个别成员在外,确实赶不回来,也要在饭桌上给留个座位,摆上碗筷,当作此人在场。

团圆饭是一年中最丰盛、最讲究的,每道菜都有寓意,例如,餐桌上必有一条红烧鲤鱼,因为“鱼”和“余”谐音,预示着“年年有余”;四喜丸子是在一个盆里盛着四个大大的红烧猪肉丸子,象征着“福、禄、寿、喜”四大喜事;一大碗红烧五花肉,肥瘦相间,色美味香,寓意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用砂锅清炖一只整鸡,热气腾腾端上桌,“鸡”与“吉”同音,象征“吉庆”之意;烧羊肉是把大块的羊肉用小火炖熟,捞出来风干去掉水汽,再用香油下锅炸焦,装盘撒上椒盐,真是太好吃了!为什么要用羊肉呢?因“羊”古与“祥”通用,有吉祥的意思。

摆在餐桌中央的是一个八宝火锅,里面的食材有荤有素,以熟料为主,炭火烧得汤水滚开,寓意今后的日子过得热烈欢腾。素菜必有芥末墩儿,这是下酒开胃的凉菜,北方冬季当家菜就是大白菜、萝卜,所以选上好的白菜心,圆圆的一截儿,浇上金黄色的芥末汁,倒上米醋、香油,可解油腻,颜色形状像金元宝,吃起来图个吉利。还有一碟“心里美”萝卜丝,用醋糖一拌,鲜红水灵,酸甜可口,吃起来嘎嘣脆,也是祈求来年日子有声有色,事事顺心。

年夜饭的主食是饺子,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饺子的形状又很像一个个小元宝,也寓意着新年发财,元宝滚滚来。这一大桌子团圆饭,每样都有说道,里面满满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啊。我记得那时候快过年,母亲提前好多天就忙里忙外采买、烧制,到了除夕下午,全家都会动手参与做年夜饭,洗菜、和面、切肉、剁馅儿,真是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包饺子时,总是奶奶亲手和馅儿,因为饺子好吃与否,全在馅儿上。包的时候全家上阵,围着八仙桌一边说笑,一边干活儿,我们这些孩子也兴奋地跑出跑进,把包好的饺子一趟一趟往厨房里运送。

待晚上餐桌饭菜摆好,按长幼就座,奶奶要坐在坐北朝南的正座,其次是父母、叔叔、姑姑,最后是我们这些孩子。吃饭也是奶奶先动筷子,然后大家开始吃喝,家庭的规矩是必遵的。

饭后,我们打着灯笼在院里放鞭炮,要熬到初一凌晨长辈给我们发了压岁钱,直到实在熬不住了,这才上床休息,在不绝于耳的鞭炮声里沉入梦乡。

压岁钱

大年初一拜新春,家中尊长喜在心。

晚辈齐来行大礼,红包压岁寄情深。

“日穷岁尽”的除夕夜 老北京人都怎么过?

我小时候,最盼望的事儿就是过年。因为有很多平日里吃不到的零食、丰盛的饭菜、见不到的玩具,还可以穿新衣戴新帽,高兴的事儿太多了。尤其是长辈和亲朋好友,在拜年时都会给孩子压岁钱,逛厂甸庙会时可以自己想买什么买什么,兜里有了钱,可以自己当家做主一回了。

我家是个大家庭,奶奶、叔叔、姑姑、父亲、母亲,还有我们这一大帮孩子都生活在一起。初一第一件事是先拜年,去客厅给已就座的长辈们磕头。因为爷爷已去世,奶奶是一家之主,我穿着母亲做的新衣服,对着奶奶双膝下跪,口中还要说:“奶奶新春大吉!”奶奶慈祥地笑着说:“起来吧!”顺手递过一个早已准备好的红包。然后依次给父母、姑姑、叔叔磕头,大人们都满面带笑,孩子们磕完头,必有压岁钱。老少喜气洋洋,全家其乐融融。

初二开始走亲戚,先到外婆家拜年。外婆家那时在哈德门外打磨厂住,比我们家人还多。外公、外婆、姨、舅、各门亲戚,得有几十口人。磕头那是必须的,不过也不白磕,袋里塞满一个个红包,听到的都是长辈们的祝福和鼓励。外婆就爱说:“好好念书,长大了有出息,做大事!”那时年纪小,听了只是诺诺应承,并不把这些话放在心上,只想着兜里的钱可以买什么玩具、什么零食。现在想起来,那都是长辈的关爱啊!

说起压岁钱的历史,那可长了。在汉代就有记载,传说有一种叫“祟”的恶鬼,每年三十晚上趁小孩儿睡熟之时,就悄悄地从门缝中侵入房中,跑到床边儿伸出惨白的手,摸小孩儿的头,孩子被吓得大哭,因此得病高烧不退,以致痴傻。父母为了保护孩子,就开着灯坐床边儿“守祟”,据说这就是三十晚上“守岁”的由来。后来在嘉兴府,有户老来得子的夫妻,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交给孩子玩儿,没想到深夜出来的“祟”看到红纸和铜钱,吓得扭头逃窜,无影无踪了。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人们都效仿着用红纸包钱给孩子,来镇压邪祟,因“祟”与“岁”同音,慢慢就演变成“压岁钱”了,成为中国传统的习俗。

这压岁钱不仅有辟邪驱妖的寓意,更多的是长辈对下一代的关怀爱护,祈求下一代健康平安的美好愿望。清代有首诗名为《压岁钱》,诗中这样写道:“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一幅大人孩子阖家欢乐、守岁嬉戏的情景跃然纸上。

在给压岁钱这件事上,后来又添了很多讲究。例如数字要有吉祥寓意,如果给六十六元,取“六六大顺”之意;如果给八十八元,就取“发发”之意;改为纸币后,长辈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好运”。所有这些,都是长辈对后代的殷殷寄托,是年文化的一种形式。人小的时候可能只知道有人给红包好玩儿,但成人后回想,正是这点点滴滴的礼仪,形成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血脉不断、继世传家、绵延生息的传统,给春节的盛典增添了欢乐。一晃七十年过去了,轮到我给孙子、孙女压岁钱了,那红包里,也是我的祝福和期望。

拜年

正月初一拜亲朋,长幼有序各不同。

作揖叩头道吉祥,恭贺新春乐融融。

“日穷岁尽”的除夕夜 老北京人都怎么过?

拜年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是辞旧迎新、互相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拜年的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汉代就有了拜年这一说,到唐代开始盛行起来,上至皇亲国戚、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芸芸众生,到了农历正月初一,都要相互拜年。宋朝诗人郑刚中诗里就写道:“村巫吹角天将晓,里巷拜年争欲早。”可见这新春拜年,乃是开门第一件要事。除夕守岁到交子时刻,就是大年初一了,天亮后孩子们要换上新衣服,大人也都穿戴整齐,梳洗打扮好,新年新气象,图个好兆头。

我小时候要先给家中辈分最高的奶奶拜年,双膝跪地行叩头礼,祝奶奶健康长寿,然后依次给父母、叔叔、姑姑行礼,因家里长辈太多,所以除奶奶之外,其他长辈就都行作揖礼了。作揖时要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左手抱右拳。因为右手是攻击手,包住以示善意、真诚、尊重,这不能错了,要是右手抱左手是不吉利的。抱手后上下摇动,上过头,下过膝,祝家中长辈吉祥平安,万事如意,家中拜完走出院门,遇到街坊邻居,都要相互作揖道贺,“过年好”声不绝于耳,一派喜庆祥和。

我家亲戚朋友多,要在除夕前准备好拜年礼物,在西四牌楼路西的福兰斋,买好若干点心匣子,到每一家都不能空着手。除了点心匣子里的“细八件”,还要买一些茶叶、水果、酒等,提的东西因人而异,有选择地送。

初二就要到外公外婆家去了,那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见到外公外婆,先跪地叩头,口中还要说着祝二老长寿等吉祥话,外公外婆总是笑不拢嘴地夸奖一番,接着就给压岁钱,见到舅舅、小姨也要作揖行礼,大家其乐融融。到外婆家是要留下吃午饭的。外婆家的年菜和我们家的可不一样,别有风味。我特别记得有一道素菜,是用豆腐丝和胡萝卜丝加上各种作料炒制的,晾凉了撒上熟芝麻,端上饭桌香味扑鼻,太好吃了!

老北京拜年礼数可多了,男人见面相互左手抱右拳作揖,女人见面要右手按在左手上放在右侧腰间摇动,腿还要半蹲下,这个礼节叫“拜拜”。见长辈一般是行叩头礼,平辈相见互相作揖或拜拜,当然像我家长辈多,对上一辈也就改良成作揖了。到了重要的亲朋家,先向佛像三叩首,再向祖宗牌位和影像三叩首,然后才向屋内各长幼依次行礼。拜年时也要注意不说忌讳的事,生病、死亡、离婚等都要回避,多说快乐高兴的事儿,多用吉祥词语。

春节拜年,把一年中很少见面的亲戚朋友都走了一遍,可以增强感情,融入亲情,相互关怀,相互祝福,是老北京融洽人际关系的极好时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拜年方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代之以手机微信拜年。话语虽在,但似乎人情味就淡多了。

本文选自《北京的春节》(增订本),较原文略有删节修改,文中所用插图均来自本书。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原文作者丨何大齐

摘编丨安也

编辑丨青青子

导语校对丨卢茜

关键词:除夕夜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