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野史解密 >

中国历史上至今下落不明的五件无价之宝,最后一件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5)

高兴至极的王羲之乘兴为之作序,就是明躁天下、千古流芳的《兰亭序》。《兰亭序》共28行,324字,其笔法、结构、姿态皆臻化境,素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

关键是这幅书法最后到了谁的手中呢?唐太宗。

作为王羲之书作的“发烧友”,自然是每件作品都不能放过。据史料记载李世民一共收集了3000多幅王羲之的作品。这其中最爱的两件当属《兰亭序》和《乐毅论》。

话说《兰亭序》到李世民手中可谓历尽波折,为了得到它,李世民甚至用起了坑蒙拐骗的手段。

事情是这样的,王羲之的《兰亭序》落到了智永和尚手中,保存在了云门寺。但智永作为出家之人,无子嗣,于是就把《兰亭序》交给辩才保存。

奈何这个辩才也是个王羲之迷,所以喜欢的不得了,生怕被他人抢了去。不过此消息还是被唐太宗知道了,唐太宗可是找了多年了,得知这个来源,自然不会放过,必定得到。

唐太宗先是叫辩才入京,劝其进献,但辩才一看就知道唐太宗的意义,于是谎称不知《兰亭序》所在。唐太宗也没办法,只好放他回去了。

知道却得不到,唐太宗忧心忡忡,每日茶饭不思,如同得了相思病一样,见到皇帝如此,朝廷重臣房玄龄说他有一妙计,可以得到,唐太宗喜出望外,问是什么妙计。房玄龄说此事他办不了,推荐了时任监察御史的萧翼。说此人有办法。

那么,这个叫萧翼的到底有什么办法呢?说白了就是坑蒙拐骗。萧翼乔装打扮把自己弄成一个穷困潦倒的穷书生,假称来自山东,路过会稽,投宿于辦才主持的永欣寺。

他在寺里一住三月有余,每日只与辩才诗酒唱和,论画下棋,高谈阔论,让辩才对其渐失警惕,甚至还产生了相见恨晚的感觉。可见这个萧翼还是很有才的。

关键词:无价之宝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