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民间一般都称之为包青天,又因为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包拯去世之后,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
包拯是北宋名臣,著名大清官,断案能手。包拯出生在庐阳一个官宦家庭,祖父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父亲包令仪于太平兴国八年考中进士,后来官至刑部侍郎,与文彦博的父亲文洎同供职阁中,遂结为世交。
官宦世家,家境殷实,包拯自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加之兄弟三人,长兄包莹、二兄包颖均早前去世,所以父母更是对其极为重视。在严苛的教育下,包拯于天圣五年考中进士。按照当时的制度,中进士就可以当官了,但是包拯是个孝子,硬是等到自己三十六岁父母万股之后,才正式出任天长县知县。上任不久,就因为断了一个奇案从而声名远播。
包拯清正廉洁,尤以断案公正,善断奇案闻名百姓。据说他府衙前有一座鼓,但凡有人敲响这座大鼓,都可以直面包拯,亲自向他陈诉案情,然后包拯必定会公正断案,寻求真相,给报案人一个交待。包拯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
众所周知,包青天包拯有两座墓,一座位于河南巩县宋陵内,永定陵旁边,一座位于安徽合肥东部。最早为人们熟知的是河南包拯墓,高大庄严肃穆,与人们心目中名昭日月的包青天,气质上很合。但是后来经考古发掘,在合肥包拯墓中出土了包拯夫妻遗骨以及一些足以证明包拯身份的文物,所以,现在都把合肥包墓视为正牌的包拯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