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去世后,这些专业的人和宫里的宫人会给皇帝的身体做一个全面的清洁,消毒。即使手指甲和脚指甲这样的细节也会清理的很干净,这样也是为了减少细菌的滋生。把身体清理干净之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消毒。在古代白酒就是常用的消毒剂,会在皇帝的身体上涂满白酒,减少细菌的繁殖。
古代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不会对皇帝的内脏以及身体内部做任何防腐工作。身体表面上清洁消毒之后就要给皇帝穿上很隆重华丽的寿衣了。然后把皇帝的遗体放到灵柩里面,我们的传统会放上很多贵重的陪葬品以彰显地位尊贵。
而且古人相信在逝者的嘴里放一颗夜明珠有保证尸身不腐的功效,所以历朝历代的尊贵皇族去世后都会嘴中含着夜明珠。据说慈禧陪葬的那颗夜明珠最后镶在了宋美龄的拖鞋上。除此之外还会在皇帝的棺木里放很多香料和中草药,用来掩饰遗体散发出的味道。盖棺的的时候工人们会用很多草木灰和木炭等吸水的东西放到灵柩内,保证灵柩内的干燥性。我们在很早的时候就掌握了储存冰块的方法,在夏天去世的皇帝就会在灵柩的周围放很多冰块,以减慢尸体的腐败速度。
整套入殓的流程非常复杂,还有许多专业的工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一般从去世到入殓都需要一个月的准备时间,这样的入殓技术也能够保证尸体在未入陵的时候遗体的腐败程度不严重。
在清朝皇帝去世后都要将灵柩摆放在乾清宫中,近的皇族王公大臣可以吊唁很方便,但远的藩属国和别国使臣来一趟北京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据记载康熙的灵柩在殡宫中放了四个月,雍正放了一个月,乾隆竟然放了六个月才进入皇陵,所以这样做的重要目的就是方便世人前来吊唁。
在森严的君主专制王朝中,在皇帝陵寝到入殓件事上,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陪葬的奇珍异宝更是无数,历朝历代的皇陵修建的都十分宏伟,而且防盗技术也十分到位。有的皇帝为了死后不受世人打扰甚至会秘密下葬,然后再修建一个奢华的陵墓用来转移世人的眼光,比如成吉思汗和秦始皇,我们熟知的西安兵马俑并不是秦始皇真实的陵寝,成吉思汗的真实墓葬也没有被世人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