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资料图)
本文摘自《国学大师之死》,同道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1月
七窍流血,猝死青岛
先生在今日,成为举国之所嫉视;若夫他日有著二十世纪新中国史者,吾知其开卷第一叶,必称述先生之精神事业,以为社会原动力之所自始。若是夫,先生果为中国先时之一人物哉!——梁启超
南海康有为先生,为吾国近代先觉之士,天下所认同……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乃康、梁二先生之赐。是二先生维新觉世之功,吾国近代文明史所应大书特书者矣。——陈独秀
(康有为)把进化和进步的思想、全世界都在风起云涌的思想,同中国的古典传统结合起来……领头打开了一个现代的突破口。——费正清
生卒年:1858~1927
享年:69岁
死因:食物中毒
最后的话:中国无我立锥之地了,但我是不能死在外国的。
主要思想:未来世界,公有制将取代私有制,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人生理想:推行君主立宪制,展望世界大同。
主要著作:《大同书》、《康子篇》、《新学伪经考》、《春秋董氏学》、《孔子改制考》、《日本变政考》、《欧洲十一国游记》、《广艺舟双楫》等。
1927年3月18日,康有为从上海搭船赴青岛。
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他回味起十天前的七十大寿①。
寿筵前一天,溥仪派人送来了亲手书写的“岳峙渊清”匾额和一柄玉如意作为贺礼。这让康有为受宠若惊,居然重整前清官服,遥拜天恩,全然不管大清帝国的皇权已经消失了16年。叩拜完毕,又挥笔写下一份“谢恩折”,由书记用小楷誊清,印了上千份,分赠前来祝寿的贺客——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以帝国贤臣的名义,给“皇上”写“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