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一设计仍然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公元1688年,有一位名叫戴马甘兰的法国人来到中国旅行。虽然有关他在中国的具体信息已无从考证。但从他写的游记《中国新事》,却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
“中国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头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接一条细的铁丝,直通地下。这样巧妙的装置,若遇雷击电流,就从龙头沿线下引地底,房屋不会遭到破坏。”
在外国人的眼中,屋顶上吻兽成为了中国古代的避雷针。如果吻兽真的具有避雷功能,那将比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早了近一个世纪。不过,园林古建技术名师郑晓阳专门辟谣说:
“这个吻兽绝对不是避雷针。”
在古建专家眼中,屋顶上的吻兽只具有装饰和等级象征的作用,并不是传说中的避雷针。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许多独特的建筑技巧可能已经失传,或许真的有避雷吻兽存在。但在紫禁城的历史记录中,并没有发现古老避雷装置。
[page]
雷击引火曾让朱棣十分惊恐
但是,这些原始避雷针的作用并不显著。在故宫,有记录的雷击引发的火灾约有34起。最早有记载的,是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四月八日的火灾。故宫三大殿因遭雷击引起火灾,大火熊熊,势不可挡。学府秘阁邻近三大殿之一的奉天殿(即今之太和殿)亦被殃及,其时,大学士杨荣率领300名勇士将御书、图籍抢运至东华门外,幸未被毁。而明成祖朱棣却十分惶恐,认为这场大火是老天对他的惩罚,起火当天就到太庙和社稷坛祭祀,祈求祖宗和上天保佑。
但是上天和祖宗并未保佑朱棣的一片“诚心”,在这场大火之后的十几年时间内,宫内几乎年年失火,所以,故宫三大殿直到19年之后才重新修复。然而,这次修复之后才过了3年,也就是公元1443年农历五月二十一日,奉天殿又一次遭雷击起火。幸亏这次大雨倾盆,将大火浇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