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修墓一事就被人看的很重,这不仅是因为儒家的强调,还是人们祖先崇拜的心理因素导致的,他们相信死去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代的人。所以呢,对于祖坟的选择一定是慎之又慎,风水师一职的兴起就与这种理念脱不了关系。但不管祖坟如何,相信很多人在面对最高当权者的要求时,也会选择屈服,在等级制深严的从前更是如此。小编今天呢,就要说说清朝陵墓中的这么一个“另类”,不仅违抗清朝统治者旨意,还令其改变旨意。是哪家的陵墓呢?
有朋友会说了,这不就是前朝皇家陵墓吗!不得不说,您还真猜错了。这一位于天津马圈镇的两个村子中间的坟墓,被当地百姓称为“曹坟”,顾名思义就是曹家的祖坟。这个曹可不是东汉时曹家留下的,毕竟像那些千年前的著名陵墓早不知被“糟蹋”多少回。这个占地一千多亩的陵墓,和曹寅代表的江宁曹家不同,它乃是明代留下的江南大户。
那么这和他们祖坟牛逼,不让清朝统治者搬迁有什么关系呢?难道乡绅望族就有此权利?其实不然,这里面还另有故事。
时间推移,至清朝初年,时任翰林院编修曹涵因祖坟地不够用了,负责扩建,于是他花钱请来风水先生,从武清出发最后选定了前文所提到的那处皇帝都旨意都敢违背的地方。
据历史记载,曹传和康熙皇帝的关系非常好,每一次皇帝到武清巡视,都会驾临曹家,去的多了,康熙自然对对曹传的儿子,也就是曹涵有了好感,于是安排他陪太子读书,曹家与清皇朝的关系更近一步,后来康熙更是亲手提笔,为曹家题写了一块牌匾,就挂在曹家祖坟前院的大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