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野史解密 >

清朝奇案:巡抚挖了一个坑,害得布政使上吊自杀

清朝咸丰年间,浙江发生了一件非常奇特的案件:浙江布政使椿寿上吊自杀,轰动一时。

椿寿是清朝八旗出身,根正苗红,又走了科举正途,是1840年庚子科的进士,排名第二甲第68名,仕途非常看好。因此,没过几年,椿寿就被外放地方,累官至浙江布政使。布政使为从二品,主管一省的行政和财赋大权,被尊称为藩台、藩司等。1852年,浙江巡抚常大淳转任湖北巡抚,抵抗太平军,椿寿奉命署理浙江巡抚一职。

清朝奇案:巡抚挖了一个坑,害得布政使上吊自杀

不过,很快新的浙江巡抚来了,椿寿交卸职务,依然做他的浙江布政使。

新的浙江巡抚叫黄宗汉,是福建泉州晋江县人。黄宗汉是1835年的乙未科进士。这一科人才济济,出了许多有名的人物,如体仁阁大学士、两广总督叶名琛,文渊阁大学彭蕴章,兵部尚书郑敦谨,工部尚书罗惇衍,两江总督何桂清等。清朝官场很讲究“同年之谊”。有了这些大人物的互相照顾,官场之路才会走得更加顺畅。

清朝奇案:巡抚挖了一个坑,害得布政使上吊自杀

黄宗汉原本在浙江当过按察使,离开浙江后几经升迁,再次回来时已是巡抚了。黄宗汉上任时,椿寿正在为一件难事焦头烂额。

原来,每年浙江都需要将漕粮及时运送到京城,供京城官民所用。运送的方式为漕运,由于当年天旱水浅,河道干淤,使得浙江的漕粮迟迟没有开行。如果朝廷问罪下来,椿寿作为主管官员,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

清朝奇案:巡抚挖了一个坑,害得布政使上吊自杀

黄宗汉对这种情况心知肚明,打算趁机从椿寿那里敲出一把银子,便通过别人暗示,只要椿寿拿出4万两银子,他可以利用专折奏事的机会,为他说几句好话,免予处罚,或者让处罚降到最低。否则的话,如果朝廷认真追究,椿寿官职是很危险的。

可是,椿寿是八旗上三旗的公子哥,根本就不吃黄宗汉这一套。他决定自己解决这道难题。

椿寿找来漕帮商议,由他们拿出一大笔钱来,对河道进行疏浚。河道疏浚好了,装载漕粮的漕船挂帆起航,一路北上。椿寿很高兴,可他万万没有料到,黄宗汉开始给他挖坑了。

清朝奇案:巡抚挖了一个坑,害得布政使上吊自杀

黄宗汉告诉椿寿,鉴于今年的漕粮运送时间太晚,势必影响到第二年的漕粮运送,因此要将已经运出的漕粮追回来,卸岸入仓,等第二年的漕粮收集后,一起运到京城。这样的做法,对于椿寿来说没有什么损失,就同意了。

可是,当椿寿派人把已经运出的漕粮追回来后,黄宗汉变卦了。黄宗汉以浙江巡抚的身份下了一道命令,称为了不影响第二年的漕粮运送,将今年留在浙江的27.6万石漕粮,按照户部价格全部折成银子,共计55.2万两银子,在一个月内报缴上去。

清朝规定,漕粮是可以用报缴银子的方式进行抵扣。只不过,户部制定的粮食价格,远远高于市场价格。所以,一般人都不会采取这种办法来抵扣漕粮。椿寿此前已经测算过,浙江漕粮的户部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存在33万两银子的差价。这33万两银子从何而来?椿寿就是把自己的老命卖了,也换不回这33万两银子。

椿寿走投无路之下,只得去恳请黄宗汉,请他不要改变主意,还是按照运来的办法,将两年漕粮一起运送进京。黄宗汉冷冷地告诉他:“已经出奏了。”意思是已经奏报朝廷了。其实并没有,黄宗汉有意吓他一跳。

椿寿却当真了,闻言如晴天霹雳。当晚,椿寿在布政使衙门后院的签押房里上吊自杀。

椿寿是从二品大员,又是八旗亲贵,身份不同寻常。黄宗汉将他逼死了,事情是肯定瞒不住的,只能想办法推卸责任。他在奏报朝廷时提到了这件事:“浙江钱漕诸务支出,本年久旱岁歉,征解尤难,该司(椿寿)恐误公事,日夜焦急,以至迫切轻生。”

咸丰皇帝见到奏折,安排何桂清赴任江苏学政时顺便密查此事。何桂清是黄宗汉的同科进士,两人关系一向很好。在何桂清的包庇下,椿寿被逼自杀一事草草收场。黄宗汉没有受到任何惩处,官场之路也无影响。两年后,黄宗汉即被提拔为四川总督,高高兴兴地去天府之国就任。临行前,咸丰皇帝还亲笔书写了一块“忠勤正直”匾额送给他。

清朝奇案:巡抚挖了一个坑,害得布政使上吊自杀

《清史稿》在《黄宗汉传》中记载了一笔:“值试办海运,湖郡漕船浅滞,改留变价,亏银三十余万两,布政使椿寿情急自缢。宗汉疏请原米随新漕运京,允之。”

看这样子,黄宗汉还是按照椿寿的办法,奏报朝廷,请求将两年的漕粮一起运送进京。咸丰皇帝批准了。椿寿总算是白死了。

关键词:清朝奇案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