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今朝论史 >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及启示(2)

大革命失败后,党内一些人不顾中国革命实际,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奉若神明,机械照搬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特别是俄国经验,企图以夺取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实现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因而接连发生了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1930年6月至9月的“左”倾冒险错误和1931年1月由党的扩大的六届四中全会开始的长达四年的、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

毛泽东同这些错误倾向作了坚持不懈的斗争。为了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他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把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从1928年10月到1930年1月,在领导红军作战和根据地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先后写成《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阐明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为特征的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思想,从而“在理论上更具体地和更完满地给了中国革命的方向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根据”。与此同时,与之相关的土地革命的思想、根据地建设的思想、党的建设和人民军队建设的思想等,在毛泽东的论述中也逐步深入展开。

1930年5月,毛泽东写下《调查工作》(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公开发表时题目改为《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尖锐批评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照抄决议本本、照搬苏联经验的教条主义,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等重要思想。这篇文章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初步解决了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根本原则问题。

关键词: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