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七大正式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在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写入七大党章的八天后,1945年6月19日,七届一中全会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
正确认识并确立毛泽东核心地位、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奋斗中的巨大收获。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全党的共同选择,是历史形成的。朱德曾指出:“在我们党方面,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如果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而不断地纠正了各方面的缺点和错误,就不能使党和人民革命事业得到如此迅速而巨大的发展,则胜利的获得也同样地是很难想象的。”
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无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还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完整的革命建国理论”。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而且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曾富有远见地指出:毛泽东思想“要极大地增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的信心和战斗力量,极大地加速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将造福于我国民族至遥远的后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胡乔木也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思想,很难设想中国革命能够胜利。中国革命曾经经历了那么多的艰难,那么多的曲折,那么多的牺牲,并不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不相信马克思主义,而是因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很不容易,这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