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大学(毛泽东)
1949年12月,北京大学正准备举行第51周年校庆(1949年以前北大把12月17日定为校庆日,1949年后改为5月4日),校务委员会秘书汪子嵩请示时任北大校务委员会主席的著名哲学家汤用彤先生和秘书长、著名史学家郑天挺先生同意,决定用北大全体师生的名义,给毛泽东写封信,请他回来参加校庆,并请他给北大校徽题字。
12月12日发出,寄往中南海,但过去了整整一个冬天,却渺如黄鹤,没有回音。原来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率代表团离京,去了莫斯科,直到3月4日才回到北京。毛主席年轻的时候,曾在北京大学当过图书管理员,所以他对北大题写校名的要求并没有忘怀,在12天之后,他经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把亲笔书写的四个遒劲有力的校徽题字“北京大学”函发到了北大校长办公室。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四个字。
2、清华大学(毛泽东)
1950年6月,毛泽东应张奚若教授转达清华师生员工的请求,为清华大学题写了校名,他一连写了六个“清华大学”,谦逊地自荐“右下草书似较好些”。由毛主席题写的校名字样,现在已成为清华的一种特殊标志,极有代表性。毛主席亲笔题写的原件,现保存在清华大学档案馆。
3、北京师范大学(毛泽东)
1950年8月30日,在举国上下喜气洋洋迎接新中国诞生一周年之际,北京师范大学拟改换校徽。林砺儒校长致函毛主席,信中写道:"我校拟更换徽章,随函附呈徽章式样一纸,恭请惠题。北京师范大学'六字,藉光黉宇,永宝纪念。"并随信转送一本书和一张宣纸给毛主席。此信经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转送。不日,毛主席为北京师范大学题写的校名送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