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咸丰六年(1856年)秋,天京城外秦淮河通往长江的出口处发生怪象:原本碧绿的江水忽然变成了血红色,同时有很多被捆绑的身着黄衣黄褂的尸体顺河漂流,数不胜数。清军将领获报后断定:太平天国一定发生了内讧!结果还真被清军猜对了:天京城内,天王洪秀全伙同北王韦昌辉与东王杨秀清发生血拼,闹得血流成河。
陈玉成
天京事变使太平军元气大伤,经此事件,天平天国中枢文武人才为之一空,西征和攻破江南江北大营所取得的战略优势为之一变。如果说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政治上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那么4年后的安庆保卫战便是天平天国的军事上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咸丰十年(1860年),关系到太平天国命运的安庆保卫战拉开了序幕,两年前的1858年秋天,进军皖北的湘军名将李续宾三河一战,全军覆没。这一战导致了安庆之战拖后两年。由于三河战役的结局,导致已经包围安庆的都统德兴阿、鲍超又退回了出发地--宿松。
曾国藩
安庆是1853年2月24日被太平军占领的。同年3月20日,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为天京。从此,安庆就成为天京的西大门。当时,清军的战略是:第一步攻武汉,第二步陷安庆,第三步夺天京。由于安庆是天京的最后一道门户,天京的物资,粮食,陆路必须经过安徽来补给,安庆的得失关系着天京安危,所以太平军决心全力保卫安庆。
1859年冬,清王朝派湘军领袖曾国藩坐镇指挥,分四路围攻安庆。1860年5月,清军水师提督杨载福率水师猛攻安庆下游的重镇枞阳。太平军叛将韦志俊(韦昌辉之弟)挖开枞阳附近的罗德洲和下首的堤坝,引水进入后湖,使得清军得以水陆并进。太平军守将连添福、万宗胜率师奋战,相继阵亡。六月二十日,枞阳沦陷,安庆危急。
万分紧急之下,英王陈玉成驰援安庆。陈玉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支柱,当时年仅23岁。他14岁加入太平军,参加过很多战斗,被天王洪秀全誉为“一身是胆的好将领”。1860年11月,陈玉成率军十万多人,自桐城南下,在垌城西南三十里的挂车河与清军李续宜部展开激战,多隆阿指挥的两万清军骑兵主导了战场,陈玉成无法击退遮蔽在安庆与桐城之间的多隆阿骑兵,只得放弃南下。
这时,太平天国的重要领导人对安庆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天王洪秀全决定;英王陈玉成率长江北岸各路太平军,经太湖、英山、霍山等地进军湖北;忠王李秀成率长江南岸各路太平军,经江西沿江直上而入湖北。两路大军成钳形前进,直捣清军老巢——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