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皇帝职业素养来看,清朝皇帝相对来说都是比较敬业的,比如雍正在位十三年,每年只在生日那天给自己放假一天。皇帝如此勤勉,离不开严格的教育,皇子教育究竟有多严格,这是如今的家长不可想象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父母关注的重点,更关系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封建社会也深知皇子教育的重要性,更何况,其中的佼佼者要担负着治理国家的重任,需要慎之又慎。
清朝对皇子的教育,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皇太极曾下令,“今诸贝勒、大臣子弟读书,所以使之习于学问,讲明义理,忠君亲上,实有赖焉。自今,凡子弟十五岁以下者,俱令读书。”刚开始皇子的教育主要在所住之处,到来雍正初年,雍正在乾清宫左楹、西北向设立“尚书房”(后改为“上书房”),自此这里成为了皇子的读书场所。
清朝皇子的教育最大特点有两个:“要求严格”和“学习内容全面”。在上书房学习的皇子,从6岁开始,每天的上课时间为早晨五点开始,直到下午四点放学。与如今教育最大不同的是,清朝皇子读书没有寒暑假。
一年当中,除了端午节、中秋节、元旦、皇帝生日、皇子生日五天可以休息外,其他时间均需要上课,即使除夕当天也不行。清代文学家赵翼曾亲眼看到皇子上课的场景,“时部院百官未有至者,惟内府苏喇数人往来,黑暗中残睡未醒,时复倚柱假寐,然已隐隐望见有白纱灯一点入隆宗门,则皇子进书房也。”
杨荫榆是江苏无锡人,曾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女师大)校长,被公认为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她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浓墨一笔,并非因为教育家身份,而是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
1.汪精卫--从志士到叛国者汪精卫出生于广东三水。幼年接受家塾的传统教育,曾获番禺县试第一名,考取留日法政速成科官费生,赴日留学。其时正是资产阶级革命蓬勃兴起之时,汪精卫加入了革命派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