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宫里做厨子,你只知道皇帝每天都吃饭,但是你知道他们爱吃什么吗?回答是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不让你知道。所以在宫里不要瞎吹,你知道太后老佛爷爱吃什么菜,小心说多了脑袋要搬家的,因为这是忌讳,在宫里是不允许说这些的。
宫廷的规矩,就算是皇帝、太后也不会说出“我爱吃什么”,或是“我今天想吃什么”,就像我们在下馆子点菜那样,在宫里是绝不允许的。所以每次慈禧吃法的时候,总会摆上一百二十几样的菜,就算把这些菜都摆上,老佛爷也是随意挑选,今天爱吃这个,明天爱吃那个的,外人也根本猜不透她到底喜欢吃什么菜,也就摸不准太后的脾气了。
还有一个严格的规定,叫做祖宗传下来的家法,就是‘吃菜不许过三匙’,平常慈禧吃饭很遵守这个家法。如果碰上大的节日,那这种家法就显得更加严肃了。
有一些老太监回忆说,寿膳房在宫里头就是个大机关,说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大约不下300多人,100多个炉灶,炉灶都排成号,规矩非常严。一个炉灶有三个人,一是掌勺的,二是配菜的,三是打杂的。等“传膳”一声令下,由掌勺的按照上菜的次序,听总提调的指挥安排,做成一个一个的菜,顺序呈递上去。这期间内务府的人,寿膳房的总管、提调,眼睛盯着每一个菜盛进碗里或碟里。碗和碟都是银制的,据说如果菜里有毒,银就能变成黑色。然后交给太监,用黄云缎包好,挨次递上,而且黄云缎包袱不到餐桌前是不许打开的。
寿膳房离内廷的住处比较远,分别在路南和路东的一群房子里。为什么分两处呢?因为满汉厨师可以在一起,清真的厨师和工作地点就必须分开了。再说,厨役并不是太监,不宜接近内廷,而且宫里的规矩非常严,7岁的男孩子是不许留在宫中过夜,何况是一群膳夫,所以才会让他们和宫廷的卫军隔邻而居。
对于慈禧太后而言,李鸿章绝对算得上是大清帝国的肱骨忠臣,李鸿章书生出身投笔从戎,从曾国藩的幕僚到淮军统帅,不但得到了老师曾国藩的不停提拔,长期垂帘听政掌握清政府最高权柄的慈禧太后也对李鸿章青睐有加。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光绪是一个很苦命的皇帝。虽然口头上叫慈禧为亲爸爸,可毕竟不是真正的母子关系,一生都活在其阴影之下,娶个皇后都逆来顺受,一起看个戏都恭敬地站立一旁,更别提平常人家的亲情待遇了。
珍妃,就是恪顺皇贵妃,出生在1876年,是满洲镶红旗人,是原任户部右侍郎长叙的女儿。第五个女儿是珍妃,是妾室所生,除了珍妃,长叙的女儿还有一位也入了宫中,就是四女,成为了瑾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