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史频道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1944年华沙起义被残酷镇压 苏军近在咫尺却选择围观

2017-11-30 10:04:58      

二战之所以不同于之前任何一场战争,各交战国之间复杂的关系是一个非常总要的原因。这其中不仅包括处于敌对关系的国家,甚至盟友之间也是貌合神离。如苏联和美英等国,虽然都是反法西斯阵营的中坚力量,但出于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双方在相互支持的同时也在相互防备。其实,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联在二战中的冤家不比四处侵略的德国少,有些国家同苏联有着尖锐的矛盾,即便作为盟友也丝毫没有减退,如波兰。

报应?全城妇女被德军当街烧死,苏军仅一步之遥却选择围观

波兰并不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国家。公元11世纪左右,波兰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欧洲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国家。波莱斯瓦夫一世领导波兰走向壮大,15世纪中后期,在收复东波莫瑞后,波兰国土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逐渐达到国力的鼎盛时期。此时,俄国还停留在莫斯科公国末期,可以说论“辈分”和资历,波兰比后来的苏联不知道高了多少层次。

不过,就在波兰如日中天时,国内却闹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议会通过法令强行限制国王权利,走了一套君主立宪的道路。然而,王权的削弱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的警惕,不久后,各国纷纷以不同的借口武力干涉,背地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出于上升期的莫斯科公国为了扩张,成为入侵波兰的急先锋。从1654年开始,波俄两国多次开战,像英法一样断断续续打了一个多世纪。1795年,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国直接把波兰瓜分到从地图上消失,可以说,俄国的崛起很大一部分是踩在波兰的尸体上实现的。

报应?全城妇女被德军当街烧死,苏军仅一步之遥却选择围观

事情到此,怎么看都是俄国人理亏。然而两国真正结下梁子是在1919年2月爆发的苏波战争。一战结束后,欧洲霸主们试图对势力版图重新划分,德国的倒台导致欧洲中部出现势力真空。苏俄一方面希望扩张领土,甚至借机将革命输出到德国,再借助德国辐射整个欧洲;而波兰则希望能够恢复欧洲大国地位,利益的直接冲突导致两国开战。有趣的是,这场战役打得难解难分,双方互有输赢,最终都宣称自己获胜。

不过,正是在这场战争中,波兰人做了一些不地道的事:他们屠杀了相当一部分苏军战俘,甚至都没对这些暴行做任何掩藏。波兰人算是出了口恶气,却没想到此举为后来的一场惨剧埋下了伏笔。

报应?全城妇女被德军当街烧死,苏军仅一步之遥却选择围观

1944年初,在苏军一轮又一轮的打击下,德军的弹性防御战略开始崩溃,不得不全面收缩兵力。此时,德军对占领区的控制力下降,这也让波兰人看到了重新独立的机会。然而,此时的波兰人可谓是喜忧参半:他们希望借助外力摆脱德军统治,却又担心苏军进入华沙后,再次成为苏联的附庸。因此,波兰人决定在苏军攻入华沙前闹一场起义,将国家命运控制在自己手里。1944年8月1日,4万名华沙起义军发动起义,声势浩大,并一度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报应?全城妇女被德军当街烧死,苏军仅一步之遥却选择围观

不过,这次起义策划时间很短,计划漏洞多;起义军各部分工作配合欠妥,加上武器装备简陋,弹药有限,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很快就被德军残酷镇压。德军对起义军实现了分割包围,纵使起义军同敌人展开了残酷的巷战,但也未能改变失败的结果。在危急关头,起义军没有放弃向盟友求援。丘吉尔对这场起义非常看重,他乐于施援,无奈英军距离华沙太远了,想要支援就必须借助苏军的机场。然而苏联方面并不拒绝伸出援手,却开出了一个条件:起义必须按照苏军的计划进行。

要知道,虽然名义上波兰和苏联同是反法西斯阵营的盟友,实际上两国关系可谓是势同水火。“卡廷森林惨案”后,波兰流亡政府就苏联断交,而如今苏联却要求起义按照其计划进行,显然触碰了波兰人的底线。波兰人拒绝接受,而英军能够给予的帮助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这场著名的华沙起义也被德军残酷的镇压了。2个月后,华沙被德军全面攻破,德军将整座城市包围,展开了令人发指的残酷屠杀。全城的男子被枪决,女人和孩子被赶出屋子,随后德军便在大街上放火。

报应?全城妇女被德军当街烧死,苏军仅一步之遥却选择围观

总共有25万华沙市民在屠杀中丧生,一座繁华的首都变成了地狱。值得一提的是,规模庞大的苏军近在咫尺,在这2个月的时间内眼睁睁地看热闹。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讲,苏联人确实有点不厚道。然而有不少人并不愿意为波兰人喊冤,反而认为并非苏联人太残忍冷漠,只能说波兰这个国家做事太绝,为自己之前的出尔反尔、不择手段遭到了报应。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