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战史风云 >

清朝媒体眼里的甲午战争:清军大获全胜,日军一败涂地(2)

在甲午战争持续的一年多时间里,类似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都对这场战争保持着相当乐观的情绪。

1894年8月22日,尽管清朝军队在丰岛海战和牙山之战两场战役里双双败北,《字林沪报》却刊发了一篇文章《审机》,指出:“中国海军应将日军围困在朝鲜,然后另派一支劲旅偷袭日本。若日军回撤,则可尾随追之而歼灭。”

1894年10月8日,日军已经在黄海海战中让北洋水师再次落败,并在平壤之战中将清朝军队赶到了鸭绿江边,占领了朝鲜全境,《字林沪报》却恳请光绪皇帝“亲统六师,东征日本”。这是要一鼓作气打到日本老巢的节奏啊?

清朝媒体眼里的甲午战争:清军大获全胜,日军一败涂地

清朝新闻媒体在甲午战争期间刊发的新闻和评论,与事实截然相反,让人啼笑皆非。可是,这个板子却不应该打在新闻媒体身上,而是应该打在清朝身上。

一方面,是因为清朝拒绝新闻媒体记者随军参与报道。

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朝不允许新闻媒体派出随军记者,也不允许任何记者出现在战场。记者更不能采访清朝的官员和将领。新闻媒体只能通过朝廷内线、特约记者、外国译电等方式获取新闻源,这些新闻源往往是不准确的,从而导致了假新闻。

其实,早在1854年,随着英国《泰晤士报》记者拉塞尔随英军远征马耳他,成为世界上第一名职业随军记者以来,随军记者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战场上。日本在甲午战争期间有66家新闻社派出了114人赴前线报道,允许外国武官随军观战、外国新闻记者随军采访。

清朝媒体眼里的甲午战争:清军大获全胜,日军一败涂地

另一方面,是清朝前线将领谎报军情。

在甲午战争中,许多清朝将领有谎报军情的习惯。明明是一场败仗,他们偏偏汇报成一场胜仗。

北洋水师济远号管带方伯谦在丰岛海战中怯阵逃跑,却在《航海日志》中捏造战果:“击死倭提督并官兵数十人,彼知难以抵御,故挂我国龙旗而奔。”这样一来,败仗就变成了胜仗。方伯谦没有受到处罚,反受到朝廷嘉奖,“管带‘济远’之方伯谦,于牙山接仗时鏖战甚久,炮伤敌船,尚属得力,着李鸿章传旨嘉奖”。

这些被谎报的军情,对后方新闻媒体造成了极大的误导,催生了一条条假新闻出台。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