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战史风云 >

抗战中的第二十二兵工厂:国民党试图把厂搬迁至台湾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为坚持抗战,国民政府制订了《西南西北工业计划》,确立了以西南为中心的大后方经济战略,一批企业从东南沿海搬迁到西南大后方。1936年9月7日在南京成立的军政部军用光学器材工厂筹备处也不得不停止正在进行的厂房工程建设,迁往重庆。

在民生公司的协助下,筹备处用1个多月时间,将150余人以及所有资料、物资、器材于1938年元旦分批转移至重庆。

新厂址最后选定在张家溪,由于日机轰炸频繁,重庆电力、原材料供给困难,难以保证工厂的正常生产。而作为抗日大后方的云南,除远离战火外,还有滇越铁路和滇缅公路两条当时最重要的国际运输通道,可解决军工厂的原材料和设备进口问题。不久,国民政府决定把工厂筹备处迁到昆明,并勘定昆明南门外柳坝村作为新厂址。

在各方协力配合下,新厂建设第一期工程在1938年8月15日完工。筹备处、临时工场、技工训练班陆续迁入,留渝物资也经贵阳运到昆明。

经过紧张的准备工作,1939年1月1日,昆明军事光学器材工厂(军政部兵工署第二十二兵工厂)正式成立。第二十二兵工厂是当时我国唯一的光学仪器厂,该厂成立后,一面克服重重困难,搜集仪器样品资料,一面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在全厂上下的一致努力下,投产仅3个月就成功制造出中国历史上第一台光学望远镜——“6×30”双筒三棱军事望远镜,其综合性能基本达到了当时国际水平。很快,第二十二兵工厂又成功研制出炮兵用80CM倒影测远镜、迫击炮瞄准镜、微光夜视仪、微光像增强器、红外变像管、五角测远镜、指北针等军用产品,并投入批量生产,有力支援了前线抗战。

1940年10月,为躲避敌机轰炸,第二十二兵工厂将全部人员器材撤往建在滇池的出水口处(昆阳县海口镇)的测远镜(分)厂,并凿山开洞为厂房,很快又批量生产出前线急需的光学仪器。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